聽了一嘴,沒有提及,這不稀奇的。

淑妃娘娘不止對上溫和,對她們這些嬤嬤宮女亦十分和善。

既然皇太后沒有責怪她們,她又何必把淑妃娘娘再牽連進來呢?

烏嬤嬤垂著眼,道:“是奴婢沒有想周全。”

皇太后自不怪罪。

她在思考別的其他的。

到現在,皇上那兒的線索理順了,但她依舊不曉得,到底是在哪一步被永寧侯府看出了端倪,以至於所有人都撤走了。

思來想去,皇太后懷疑這個、排除那個。

反覆幾次之後,一張漂亮的笑臉留在了她的腦海裡。

淑妃。

皇太后問:“淑妃去後院尋的徐六?”

“是,”烏嬤嬤道,“皇上回御書房了,徐公公沒有跟著,淑妃娘娘便來知會他。”

皇太后又問:“淑妃聽見徐六交代你們的話了嗎?”

烏嬤嬤一愣。

淑妃沒有聽見,但淑妃問了。

可她前腳才想好不提,現在當然不會多嘴。

烏嬤嬤說了真話,半截的:“淑妃娘娘從月洞門一過來,奴婢們就看到了她、與她行禮。

徐公公背對著,見奴婢們往那廂問安,也就不再說了,轉身過去問安。

娘娘走過來,說了皇上離開的事兒。

徐公公聲音壓得低,以奴婢們來看,那個距離,娘娘不可能聽見。”

聽烏嬤嬤這麼說,皇太后的心落了下去。

淑妃的嫌疑能暫時排除了。

這讓皇太后舒坦許多。

畢竟是她寵愛了這麼多年的人,若是個心思陰險的奸細,她情何以堪!

讓烏嬤嬤退出去,繼續去晉舒兒那裡照顧,皇太后問夏嬤嬤道:“常寧宮走水的原因,查出來了嗎?”

與皇上說的不查、查也只能查個替罪羊,但皇太后不會真就不查了。

她在後宮裡,伸出手能掌握的,也只有後宮。

皇上不同,皇上能做的事情多得去了,輕重緩急,常寧宮則是最緩的那一項。

夏嬤嬤答道:“皇后娘娘在查,進展不樂觀。”

大火燒了一通,撲救時又亂哄哄的,後半夜大雨磅礴,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即便有線索,也被沖刷得差不多了。

確實不是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