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濃得化不開。

皇太后面無表情地,用著小廚房送來的粥點。

皇上坐在邊上,一勺未動。

母子之間的氣氛僵硬極了。

淑妃坐在皇太后的另一側,捏著小勺,一副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的忐忑模樣。

宮人們垂著手,老老實實候在一旁。

如此狀況下,連呼吸都是小心翼翼,就怕自己發出些動靜來,惹了主子們不悅。

皇太后小口用著,斜斜睨淑妃。

眼神裡的意思很明確。

不用理會皇上,該用就用。

淑妃會意,遵照著皇太后的意思,小口飲粥。

一碗熱粥下肚,再配幾樣清口小菜,皇太后稍稍舒服了些。

先前真是被氣著了,胸口悶不說,肚子都擰得慌。

“小廚房的粥熬得不錯,”皇太后誇了一句,“哀家胃裡暖和許多。”

“合您的口,就再好不過了。”淑妃道。

皇太后漱口,道:“皇上若是不打算用,這就送哀家回慈寧宮吧。”

皇上繃著臉站起身。

淑妃亦趕忙起來,扶著皇太后道:“我送您。”

“夜黑不好走,”皇太后道,“你自顧自歇著。”

淑妃從善如流。

她本就是隨口一說。

皇太后與皇上還要繼續說些她不能聽的事兒呢,在她宮裡不方便,才回慈寧宮去,又怎麼會讓她跟著。

把母子二人送出大殿,淑妃恭謹行禮,直到背影都瞧不見了,她施施然起身,回到殿內。

桌上,碗筷還擱著。

皇上那碗,端來怎麼樣,現在還怎麼樣。

淑妃心中哼笑了聲,道:“都撤了吧。”

說完,她往寢宮走。

一碗粥下去,皇太后身體暫時舒坦了,心裡的不滿,恐是又添了一層。

以皇太后的性子,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該正視、反思、修正、改善,繼續往前走。

無論是哪一個步驟,都不包含“不吃飯”。

皇上的舉動,在皇太后眼中就是耍性子、發脾氣,這不是一個成熟之人的行事方式。

皇太后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