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黃太師到了御書房。

徐公公請了他進去。

黃太師呈給皇上的,是兩封摺子。

一封是兵部後續排程的草案,一封是玉沙口大捷、各處論功行賞的安排。

平心而論,今兒來御前就是觸黴頭,黃太師心知肚明,早上才會話趕話的被範太保刺兩句。

依著黃太師的性子,明知倒黴,定不會上,改作明日還好些。

偏軍情壓在心頭,老太師斟酌來斟酌去,不願意耽擱,那就,自己來觸黴頭吧。

只要周旋得當,頂多被皇上訓幾句,也正好藉機摸一摸皇上的底。

不弄清楚皇上那莫名情緒的原因,往後就不是觸黴頭這麼簡單的事兒了。

果不其然,兩封摺子,皇上的面色越來越沉。

沒有提賞賜之事,皇上只說那草案。

“兵部想要乘勝追擊,愛卿把這摺子送上來,也和他們一個想法?”皇上問道。

“不想,”黃太師劍走偏鋒,反倒讓皇上愣住了,“老臣其實是盼著收兵的。”

皇上眯了眯眼。

這摺子看得他憋了一胸口的氣,正想宣洩,沒想到,黃太師在他面前堆了團棉花。

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皇上只能忍著脾氣,示意黃太師說下去。

“西涼大敗,南蜀定會縮回去,”黃太師緩緩道,“石魏死了,蘇置是敗將,西涼之後由誰領兵,都能讓他們吵上三五月的,更何況,西涼傷了元氣,幾年內別想捲土重來了。

有這個前提,只要我們不出兵,那和誰都打不起來。

永寧侯班師回朝,老臣那孫兒也能回京來,不瞞皇上您說,他去邊關是忠勇,老臣很支援,但老臣也是位祖父,捨不得么孫。

打仗,萬一出個什麼狀況,老臣白髮人送黑髮人,那……

老臣有些時日睡不好覺了!

現在危機解除,他也登上軍報、立了功勞,等回京了,老臣也放心了。

於大周、於他自己,於老臣,都是好事。”

皇上看了眼黃太師,是了,精神頭是沒那麼好,沒睡踏實鬧的。

有理有據又有心的話,讓皇上放鬆了些,他道:“愛卿既不想再戰,怎麼還幫兵部送著摺子?”

“老臣沒臉,”黃太師輕咳了聲,“因為捨不得孫子,所以想收兵,不想再打了,這種話,老臣能厚著臉皮跟皇上掏心掏肺說實在話,在其他官員跟前,真沒臉說。”

皇上哼笑出聲。

這黃太師,還挺實在。

比那之乎者也一堆、大道理一堆、自己當聖人還要把所有人變成聖人的徐老頭,識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