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探路,自不是全程奔跑。

毛固安經驗足,帶著幾個後生一路行、一路看,時急時緩,人能鬆弛,也讓馬能緩緩。

沿路,避開了一隊馬賊,直到天色沉下來時,才繞到了斷崖附近。

毛將軍在前引路,心裡一個勁兒罵娘。

永寧侯畫出來的路線,毛固安大致有數,但最後這一段,他也不曾走過。

他以前也沒想著爬上那高高斷崖,又怎麼會繞來這裡?

今日頭一回走,真真是崴腳。

這是條能騎馬的路?

連跳下馬、牽著往上走,都得小心翼翼。

這會兒還有一點天光,勉強能看清路,等天徹底暗了,除了夜視極好,還是別硬來了。

當然,也不可能點火摺子。

黑夜裡,火星最是明顯,大老遠都能看到。

毛固安心裡罵罵咧咧,嘴上交代著:“走慢些,看仔細些……”

如他所想,等天色大黑後,他和林繁一合計,決定就待在這半山腰。

湊合這歇了一晚,天將將亮時,他們重新開始往上爬。

待爬到斷崖頂上時,天大亮了。

林繁觀察著左右狀況。

這裡比他預想得要寬闊許多,亂石林立,身處其中,雖不及樹林隱蔽,但以石塊遮擋,掩藏身形並不難。

留人看守馬匹,毛固安與林繁行到斷崖旁,以山石為掩護,遠眺各處。

居高臨下,確實看得很遠。

玉沙口就在腳下,南北兩方的西涼駐地,都在視線裡。

因高度關係,不可能看清楚其中西涼兵的樣子,但一個黑點一個人,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同時,營寨中何處是主將大帳,何處堆放糧草,一目瞭然。

毛固安把這些都看在眼裡,爬山時的罵罵咧咧拋在了腦後。

老侯爺指的路,崴腳是崴腳,但確實有道理。

丟了玉沙口之後,他們的斥候探查訊息就增加了許多困難。

玉沙口橫在這中間,要掌握更西側的西涼主力大軍的狀況,必須要繞更多的路,不直觀。

並非沒有想過高眺遠望,但他們找到的位子裡,並沒有這一處。

畢竟,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