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裡,氣氛沉悶。

黃太師為軍情擔憂,同時,也為黃逸鬆了口氣。

軍報上並沒有黃逸的名字。

這在黃太師看來,是好事。

黃逸是個兵,又不是普通的小兵,他的名字若出現在軍報上,只有兩種狀況。

一是立功,前線報回來,為他請功的,二是,受傷,甚至於……

黃太師答應黃逸投軍,因為黃逸有他的理想與追求,作為長輩,不能打壓子弟向前進的心。

可要說真指望黃逸立多大的戰功,建多少功業,黃太師也沒那麼想過。

做一平平無奇的兵,健健康康去,全須全尾回。

這就很好了。

至於戰況……

黃太師看了眼同僚們的臉色,每個人的臉上,都寫了四個字:出師不利。

皇上還沒有來,戰局當前,他們這些臣子,不能一味說喪氣話。

唱衰誰不會?

黃太師真想唱衰,能當場賦詩作詞,慘得跟明兒西涼就打到京師一樣。

這種情緒,不止沒有益處,還有害。

從皇上到近臣,各個人心惶惶的,這還怎麼做事?

黃太師摸著鬍子,道:“西涼此次意欲與我們大戰,玉沙口失守,把我們壓在了飛門關內,確實會有很多問題。”

史尚書道:“太師說得對。大軍困在關內,關外狀況如何,能掌握的情報就少了,視野受挫,越發要擔心西涼趁夜色偷襲,斥候們的壓力也變得很大。”

“正是這個理,”黃太師說到這裡,話鋒一轉,“先前退朝後,老夫聽人說了幾句,深以為然。林小子才抵達,掌握三軍的馮將軍還在路上,其實,我們還沒有正面與敵人交戰。

這次的挫敗不是好事,但等馮仲坐鎮飛門關,統領大軍,穩住軍心,我們能再從飛門關殺出去。

我們要看的是那個時候。”

眾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黃太師的話,是為了提振士氣,但同時,亦有道理。

他們這些人絕對不能著急,一著急,千步廊看著急……

前頭還在打仗,後方唉聲嘆氣,這算什麼事?

“說起來,”董侍郎苦笑,“也是安逸太久了,這種淺顯的道理,都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