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皇上的心思在裡頭,徐公公會隨口一說?

作為大周老臣,黃太師對皇上的性格很瞭解。

在他看來,皇上是位好皇上。

大周建在前朝的一片狼藉焦土上,需要的,是一位能穩住疆土、振興內政、徐徐圖之的皇上。

慶元帝登基二十年,他做到了。

可皇上也有擔憂。

長子趙源羸弱,次子趙啟不是個能承繼大統的,三次趙逞年紀不大,但從資質看,與同齡時的皇上遠遠比不了,其餘皇子,越發年幼了。

偏朝中老臣居多,而且都是在開朝前就跟著先帝爺打南征北的,說話一個比一個硬氣。

皇上被他們制住了手腳,才會有了鄧國師、徐公公這樣的人。

制衡、督促、威懾。

皇權之中很常見的手段。

皇上如此選擇,無可厚非。

就是太急躁了些……

老骨頭們還能硬氣幾年?

皇上該更耐心才是。

今日狀況,說白了,皇上心急,讓徐公公說來刺探人的,刺沒刺出血,黃太師不曉得,卻傳到二殿下耳朵裡,轉頭扎向了大殿下。

“您……”黃太師想再勸皇上耐心,話到嘴邊,還是嚥下去了。

皇上極其不愛聽別人說他的“錯”。

讓皇上仔細靜一靜吧。

此刻還是不提為好。

另一廂,範太保扶著徐太傅,一路往大殿下宮室去。

徐太傅心中鬱郁,嘴上道:“皇上不能再繼續寵信那幾個小人了,整日興風作浪,可惡至極!”

範太保唉唉嘆息。

他也煩透了徐公公和鄧國師。

可他現在不能跟徐太傅一起罵。

罵了,看似口頭暢快,但對徐太傅的身體無益處。

御書房裡暖和,外頭雪厚寒冷,一熱一冷的,太傅再那麼激動,會吃不消的。

“不如請太后娘娘出面勸勸,”範太保出著主意,“娘娘的話,皇上還是聽的,您莫要著急,等先看殿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