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半壕春水一城花(第1/2頁)
章節報錯
嘉旭宮中,雕欄玉砌,湖水碧漾,百花盛開,楊柳低垂,拂香滿袖,軟玉垂絛,春天的氣息貫穿了整個宮苑。
一隻蓮舟在碧水間悠然穿行而過,吳嬤嬤在案上指揮幾個體量輕的小宮女,乘舟打撈那些積澱的青荇草,準備放一些碧荷養。
徐歸宜披了一件水墨綠暗花藤紋雨絲錦春衫,坐在閬苑下的長椅上,手中捻著一隻碧玉酒杯,痴痴的看向湖面,微風拂起,青絲翠羽,膚光勝雪,風姿楚楚,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成鶴薇了盧至柔看了良久,也囁嚅了良久,終究上前打斷了這片人間仙境。
“太子妃姐姐,剛剛慶言大長公主府來信說.....她老人家.....仙逝了......”成鶴薇低聲如訴。
“咚”一隻碧玉酒杯直直的落進了湖裡,泛起圈圈漣漪......
徐歸宜撐著扶欄起身,雙目呆滯:“什麼時候的事?怎麼現在才來報?”
盧至柔亦著急道:“今日早晨的事,大長公主突發心悸,去的突然......”
成鶴薇又補充道:“聽說昨兒還好好的,今日一早,還用了早飯,又吃了珍寶齋的點心,可沒一會兒就傳了太醫進府,然後就......”沒了。
“去大長公主府。”徐歸宜臉上的淚痕都來不及擦拭,徑直往外頭走去,成鶴薇和盧至柔趕緊跟了上去。
皇后還在皇覺寺祈福,皇帝忙的焦頭爛額,傅嵐宸遠在遼東,徐歸宜只覺得獨木難成撐。
可是,撐不住,也要撐。
慶言大長公主仙逝,哭的最傷心的竟然是德王,他比大長公主的親女兒德王妃蕭琳,哭的還傷心。
畢竟,大長公主去後,德王的最後一位長輩也沒了。
皇后得了訊息,當日便火急火燎的,從皇覺寺趕回宮城。
皇帝下令,慶言大長公主一生賢良淑德,仁厚純孝,她的喪儀要大辦特辦,言外之意就是要皇后親自操辦。
徐歸宜自然是要協助皇后一起操辦的,事務雖然紛繁複雜,但是有皇后坐鎮,徐歸宜只要聽從指派就是。
只是每日忙碌歸忙碌,經過靈堂的時候,總能聽到傅氏的子孫在哭嚎,徐歸宜最是聽不得這種生離死別的悲傷,心中也愈發悲慼。
徐周燕寬慰她說:“大長公主年逾七十,已是高壽。她老人家去的突然,也沒什麼痛苦,這其實是善終了,我們不必太過悲傷。”
話雖如此,如何不悲傷?
柔嘉長公主好幾次哭的背過氣去,數位太醫隨時在偏廳待命。
大長公主的兒子,柏南郡王蕭祺,一夜之間彷彿老了十歲,兩鬢的白髮都生出來不少。
目前遼東戰事吃緊,江東又到了水患頻發的時節,趙王去了南方巡視。內憂外患,皇帝也在百忙之中,每日都來一趟大長公主府,親自祭拜。
徐歸宜前些日子,一直覺得胸中鬱悶喘不過氣來,好在建成王夫婦到了之後,可以幫上不少忙。有徐周燕在,徐歸宜覺得安心不少。
可沒安心幾天,宮中傳話,皇帝陛下突然病了,徐歸宜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即刻進宮,到太寧宮的時候,裡裡外外已經站了許多人。
徐歸宜過去的時候,趙王、齊王、安王、建成王各分站一邊,身後更有十數位大臣。見到徐歸宜,都躬著身子給太子妃請安。
徐歸宜心裡著急,腳步根本沒停,只吩咐他們起身,朗聲道:“諸卿免禮。”
元和公公見到太子妃也來了,恭敬的回話:“太子妃安好,貴妃娘娘正在侍疾,還請稍安。”
“元和公公,太醫如何說?”徐歸宜倒不是想去侍疾,只是要替傅嵐宸問候一下罷了。
“太醫們都看過了,說是陛下連日來操勞朝政過度,又因為大長公主突然仙逝,一時間悲憂交加,這才......”
徐歸宜內心鬆了口氣,又問道:“皇后娘娘呢?”
元和拱手回話:“明日是大長公主的發喪之日,皇后娘娘恐怕還在大長公主府忙活,陛下說不要去驚擾皇后娘娘,她已經夠忙的了。”
徐歸宜垂下眼睫:“是,母后的確很辛苦。”此刻最心力交瘁的就是皇后了,兒子在戰場,丈夫病了,自己又要操持長輩的喪儀。
偏偏此時,遼東得了捷報,太子傅嵐宸率軍已經攻下屏州城,訊息傳回光凌時,皇帝陛下躺在太寧宮的羅漢榻上閉目養神,南宮貴妃手上端著一碗溫熱的湯藥,二人的眼中已經沒了悲喜。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前腳慶言大長公主的棺槨剛送進皇陵,後腳江東急報,趙王殿下在巡視洪州的時候感染了瘟疫,洪州刺史盧秋鳴請求朝廷選派太醫院人才趕赴洪州,十萬火急。
皇帝這病,怕是要磨一段時間了.....
自從慶言大長公主的喪儀之後,皇后肉眼可見的憔悴了,南宮貴妃又要侍候皇帝的病情,於是後宮內務便交給了曹德妃。只是,楚王傅潯會時不時的等在太寧宮外,看見徐歸宜就奔上來,先問皇帝的病情,在問傅嵐宸在遼東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