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心有千結不得解(第1/2頁)
章節報錯
傅嵐宸此去遼東,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第一種,遼東戰敗,太子發生意外,那麼皇城中還有個文武雙全的齊王,可以做太子替補,朝局保穩。就算太子活著回到光凌,那也是個聲名狼藉的太子,皇帝日後想要更換儲君,會容易的多。
第二種,遼東大勝,太子領了軍功,有了聲望,或許能有一條不同的道路,若是有個能牽制住外戚的儲君,這樣一算,皇帝也不吃虧。
皇帝日思夜想的,不就是各地放出去的軍權太多,怕各地藩王和軍侯與朝廷離心,一旦皇帝千秋之後,新君轄制不住那些老狐狸,導致皇權紊亂,國將不國。
傅嵐宸討厭皇帝,卻也懂他。
當他將心裡的這番話,毫不避諱的說出來的時候,皇帝約摸僵住了片刻,他不敢相信,自己一向看不上的太子,竟有如此見地。
皇帝乾笑了幾聲:“朕.....一時不敢相信,朕的太子,已經長大了。”
他真的不知道嗎?他一直都知道,他只是裝作不知道罷了......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他沒安排武靖侯家的那個小世子同傅嵐宸自幼一起生活,讀書,玩耍......
是不是,一切就會不一樣了?
如果不是因為裴照錦,不是因為裴家,太子不會和自己離心這麼狠決,多年來,父不父,子不子,讓臣民們看了多少笑話。
皇帝看了傅嵐宸許久,才轉身重新看向江山堪輿圖:“太子,你也來看看這堪輿圖。”
傅嵐宸上前兩步,直面這副遼闊的疆域,這是高祖皇帝浴血奮戰幾十年,為了傅家的後輩子孫打下來的江山。
不知道能傳幾代?傅嵐宸心裡嘆道。他自幼熟讀史書,那些王朝興衰的例子,他甚至能倒背如流,所以他更不想當什麼太子和帝王了。
江山堪輿圖的右上角,有一小塊地方被硃筆圈了起來,那是皇帝的憂患之所。
“宸兒,此番你以太子之尊前往遼東,除了給遼東王報子仇之外,五十年前割據給大嶽的三州之地,還望吾兒奮力圖強,或攻或伐,徐徐圖之,以慰祖宗之靈。”皇帝說這話的時候,表情十分輕巧,彷彿只是指示傅嵐宸去搶一塊奶酥一般輕巧。
傅嵐宸卻覺得滿腔的無奈,好在此刻德清殿中,只有他們父子二人,無旁人聽到,不然怕是無法保持平靜。
傅嵐宸一向很有自知之明,可是皇帝卻沒有。
傅嵐宸一向嬌生慣養,對於政務、軍事一概都不怎麼過問的,之前的軍事演練,趙王和齊王都跟隨皇帝去過幾次,傅嵐宸卻一次都沒去過。
太子除了有一股天然的聰明勁兒,其他真是懶得一塌糊塗,這還是皇帝陛下當初的原話。
可如今,面對一個風評和武德都如此薄弱的太子,到底是誰給皇帝陛下的勇氣和信心?
是傅氏皇族馬背上征戰得天下的血統相傳?還是皇后宋氏一族世代出名將的慣例?
傅嵐宸出京的那一天春寒料峭,風中還夾帶這些些雨絲。可是東宮上下誰都沒有敢因為寒冷而動作慢了一步,反而比往日裡更加勤快謹慎。
自從得了傅嵐宸要隨軍親赴遼東的訊息之後,太子妃徐歸宜的臉就沒展過,連帶著東宮中所有的人,都不敢大聲說話,今日更是如此。
永定門外,徐歸宜一襲雪色狐氅,眼看著那一大隊兵馬,在風霧中慢慢行去,漸漸的消失在了雲煙中,呆望著出神。
“……這太子殿下,怎麼連回頭看一眼都沒有啊……”徐歸宜身後的襲月撅著嘴,很替徐歸宜不值。
徐歸宜微微苦笑並不開口,只是覺得,光凌已經如此寒冷,那遼東要冷到何種地步?
“襲月,我們回去吧。”許久,徐歸宜才輕輕說道。
傅嵐宸出京之後,徐歸宜更加深居簡出,只是日常循例進宮問安,陪皇后說會兒話。
人去了遼東兩個月,除了軍報,卻沒有一封家書傳回東宮。
三月下旬,徐祝寧都嫁到光凌了,婚事辦的風風光光的,徐周燕又請旨回了一趟光凌。
那日,徐祝寧三朝回門。江東路遠,自然是回到承恩公府。她們三姐妹齊聚一堂,說說笑笑的聊了許多事,卻是誰也沒有提起徐祝華。
徐祝寧不敢提,她怕惹徐歸宜不高興。
徐周燕也不提,她怕另外兩個都覺得尷尬。
她們都不提,徐歸宜就自動略過了,她還沒大度到,能完完全全放下心結,大大方方的去關心徐祝華在任家過的好不好,孩子生的乖不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