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最是君恩不可盼(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東水患來勢洶洶,徐歸宜擔心百姓,也擔心家人,於是抽空回了一趟承恩公府。
承恩公徐達正在同夫人薛氏說,等到世子徐承禎襲爵之後,他想搬回斕洲老宅,頤養天年。
薛氏笑著打趣道:“你這還不到六十歲,就想著頤養天年了。人家曹太傅年逾七十,還兢兢業業守在朝堂呢。”
徐達嘆息道:“我一直在想,若是二弟是父親的長子就好了,有他在,咱們徐家保不齊就更上一層樓了。”
說這話時,薛氏和沈氏都不約而同的看了徐歸宜一眼。
徐歸宜不由失笑道:“父親倒也羨慕大伯父,操琴弄玉,詩韻清言。”
薛氏哈哈大笑,撫掌拍手:“這樣,咱們一家人一起辭官算了,一起回到斕洲老宅頤養天年,就不用羨慕這個,羨慕那個了。”
徐達老臉漲的通紅,連連罵道:“胡說八道,可不敢做這不肖子孫!”
徐歸宜和沈氏忍著不敢笑出聲來,忙端起茶杯掩住嘴角的笑容。
用過午飯之後,沈氏送徐歸宜上車,笑言道:“此次江東水患嚴重,公公得了訊息,便命人整好物資和糧食,送往斕洲老家。”
徐歸宜眉頭緊鎖,語氣頗為無奈:“父親這些年任職瀾洲刺史,每一回水患或者旱災,他都衝在最前面。朝廷的救濟糧緩慢,他就拿自家的糧食和物資填上,說是借調,卻從來沒見他還過。早被祖母罵了多少次,也就是大伯父多年來慣著他。”
沈氏眉眼溫婉:“二叔是個好官,斕洲有他坐鎮,是百姓的福氣。我們在光凌,能幫一些忙,心裡很開心。”
徐歸宜嘆了口氣,道:“罷了,就希望這次水患,能早些平息,百姓們少受一些苦。”
徐歸宜回到東宮,剛進容園,便看見太子的近侍韋願。
“屬下,參見太子妃。”
徐歸宜見只有他一人,心下納悶,問道:“怎麼只有你一個人?太子殿下呢?”
韋願拱手上前,肅然道:“啟稟太子妃,陛下剛剛下令,命太子殿下和都虞侯一同前往江東協理水患,即刻啟程。屬下回來給太子殿下收拾行李。”
這也過於突然了吧?徐歸宜立即問道:“怎麼這樣突然?現在就出發嗎?”
韋願回道:“今日早朝,太子殿下進宮啟稟陛下,說自願前往江東協助趙王治理水患。陛下與眾臣商議之後,便允了太子殿下所奏。”
難怪吳嬤嬤告知說,傅嵐宸今日起了個大早,洗漱完便進宮了。
徐歸宜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傅嵐宸突然轉了性子,但還是吩咐人即刻去給太子收拾行李,不可耽誤殿下行程。
也對韋願囑咐道:“此次,你跟隨殿下左右,務必要照看好殿下,不得有誤。”
韋願隨即回答:“這是屬下分內之責,請太子妃放心。”
因為傅嵐宸也去了江東,朝廷此次出動了兩位皇子,如此這般,引得朝野驚動。
在傅嵐宸離京的第二日,徐歸宜思來想去,還是提筆給遠在江東的父親,寫了一封家書。
聽聞南宮貴妃帶著齊王妃去了城外的皇家道觀,為江東百姓祈福。皇后便在九華門號召朝中官員家眷,籌集賑災款,用來置換糧食和藥材。
徐歸宜命成鶴薇將東宮裡的閒置物品都整理出來,自己則去九華門協助皇后,將所有的捐贈物資,登記在冊。
如此,過了數日,看著一批批的物資送往江東,她們這些後宮婦人,才覺得心裡稍安些。
即便不能去往江東,但是能略盡綿薄之力,意義上也是和前線的將士們同舟共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