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2頁)
章節報錯
淳徽殿中,吳嬤嬤帶著一眾宮人,正在跟徐歸宜稟告內務事宜,態度十分恭謹。
徐歸宜是個偷閒的性子,幫太子殿下將幾位側妃迎進東宮之後,便將東宮內務劃成四份,分別交給四位老嬤嬤打理,然後由吳嬤嬤總領監督之職,最後吳嬤嬤每隔十日來淳徽殿彙報一次差事便是了。
雖然光凌人人知道,太子殿下並不待見這位太子妃,但是太子妃賢良,母族根基深厚,又得皇后喜愛,所以東宮內尚無人敢輕視她分毫。
徐歸宜正在看一本書冊,聽吳嬤嬤說完,朗聲道:“慶言大長公主,是殿下的姑祖母,她老人家的七十大壽,自然要十分重視。吳嬤嬤,殿下知道了嗎?”
吳嬤嬤本來微笑的臉龐,瞬間垂下了眼眸,平靜道:“陛下一刻鐘之前,召殿下進宮了。”
徐歸宜聽到這裡,翻書的動作也旋即停住,忙問道:“可知道是什麼事情嗎?”
吳嬤嬤搖了搖頭:“奴婢不知。”
徐歸宜放下書冊,嘆道:“罷了。賀禮一事,明日我同殿下商量一番,若要補什麼,也儘早補了。然後還有些事情,需要你們去辦……”吳嬤嬤一直低著頭,認真聽著徐歸宜細細交代事情。
心裡卻掂量著,這位太子妃娘娘,心性堅韌,頭腦清醒,主事從不失分寸,假以時日,定是一位極厲害的當家主母。
吳嬤嬤再度開口:“太子妃,還有一事。”
近日東宮的事情也太多了,徐歸宜一對遠山眉生生皺成了八字眉,不悅道:“還有何事?”
吳嬤嬤聲音輕緩些:“成良娣自大婚後,一直住在成國公府,是否遣人去問一問?”
徐歸宜的記憶一下子回到了東宮納妃當日,復又問了一遍:“成良娣?”就是那位嫁進東宮不到三日,便請旨回了孃家,侍奉祖母的那位?
“是的,成良娣是成國公府的二小姐,這些時日,成國公的老夫人一直病著,成良娣特意求了皇后娘娘的旨意,回家照顧成老夫人。”吳嬤嬤細細說道。
徐歸宜坐直了身子,猶豫片刻,問道:“成老夫人......病的很嚴重嗎?”
吳嬤嬤:“聽說皇后娘娘特地派了宮中的御醫去過成國公府,但還是不見起色,許是老人家年紀大了,身子骨恢復的慢些。”這就是成良娣可以不顧規矩,一直住在孃家的原因。
徐歸宜揚了揚手:“我知道了,你們先下去吧。”宮人們立時散去了大半。
吳嬤嬤等人下去之後,襲月皺著眉頭問道:“娘娘,您為何突然關心起成老夫人了?”
徐歸宜一臉當然,道:“本宮剛問了成良娣,自然就要多問一句成國公府的情況。”
襲月依然納悶道:“話說,成良娣既然出身成國公府這樣顯赫的門第,皇后娘娘好像很喜歡她。”不然也不會準了她這無理的要求。
“自然是喜歡的,你忘了之前二姐說過,成良娣自小便經常入宮,算是在皇后跟前長大的呢。”
徐歸宜隨意一說,襲月像是聽了了不得的大事:“這樣的話,那當初皇后娘娘為何要捨近求遠,派畫師南下江東?”為何不是成良娣做了太子正妃。
論出身,承恩公府只是虛爵,而成國公府卻是實打實的一品軍侯府邸。
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若是成家女願意嫁入東宮,又怎會有徐歸宜的事?
誠然事有曲折。
徐歸宜摸了摸襲月的腦袋,笑道:“可以啊,小腦袋瓜越來越靈活了。”
襲月親暱道:“小姐~”也只有在撒嬌的時候的,襲月才會喚她一聲“小姐”了。
“好了,別操心這個了。慶言大長公主的壽誕,請了東宮闔府女眷,你去西泠軒探望一下安寶林的病情如何了,若是有什麼需要的藥材,儘管去庫房取。”徐歸宜吩咐道。
襲月躬身說道:“好的,奴婢馬上就去。不過人家可什麼都不缺,娘娘還不知道吧,太子殿下親自吩咐了太醫和吳嬤嬤。若是西泠軒缺什麼少什麼,務必一一配齊,不可耽誤安寶林的病情。”一股子幽怨。
徐歸宜略有些驚訝:“我們四人先後嫁入東宮,還以為太子都不理不睬呢。難得他待這位安寶林,倒是有幾分不同。”
襲月撇嘴道:“可不就是嘛,奴婢也是聽宮裡的姐妹們聊天的時候提起的。”
徐歸宜側著腦袋,看向襲月:“你什麼時候,跟東宮裡面的宮人關係這麼好了?都開始稱呼姐妹了。”
襲月趕緊低頭:“這不是為了給太子妃探聽訊息嘛,可不得機靈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