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賽就剩最後一個BO5了,大夥估計等的花兒都謝了。

作者菌也一樣。

閒來無事就只能去扒拉之前的兩場半決賽解悶。

看完之後,作者菌的看法是T1強得有點離譜。

瑞士輪沒打完的時候,當時多數人都覺得T1要完蛋,能四強就算成功的時候,作者菌曾經說過這支隊伍和DK都是不容小覷的對手。

那是10月24號凌晨釋出的680章的末尾作家的話,彼時T1剛打完C9,我說版本逐漸走向兩個極端,其一是DK和T1引領的下路打線控龍,其二是下路大核兜底,拖到中後期團戰再分勝負。

結果一語成讖,採用第二種版本理解的GEN、LNG和JDG依次被淘汰,證明DK和T1第一種理解無比正確。

當然,我在幾個群裡也都表達過類似看法,以致於八強賽之前還有不少群友嘲諷——就你說DK強啊?這麼強怎麼就16強了?

我得給自己洗一下,當時我說的是DK版本理解領先,事實也確實如此,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隊伍中期運營和後期打團就是一坨。

S13進行到現在,所有戰隊裡前15分鐘對位經濟領先的前兩名,就是DK和T1,分別為1096和1071。

說實話以DK這個16強被淘汰的成績,打出這種15分鐘經濟領先簡直不可思議。

要不是隊伍中後期運營實力太弱,打團稀裡糊塗,瑞士輪最後打KT那個BO3,勝負真的不好說。

由此,就能得出DK和T1這兩支同樣看重前期下路對線的戰隊為何會在S13一個瑞士輪出局,另一個則一路殺到決賽的原因。

運營能力和團戰水平的差距。

直播看完八強到四強的T1比賽,大家興許會感慨T1為什麼控龍水平如此出眾,將大功給到下路組合的優勢線權以及打野大O老師的敏銳思路上。

但仔細覆盤後會發現,Faker才是這支T1能在前中期建立如此大的小龍優勢的根源。

這位27歲的老將再次在S13完成了他的進化。

他已經把線野聯動融合到極致了。

面對LNG的第二局,塞拉斯打傑斯,被耗殘後面臨LNG中野傑斯大樹的一波越塔攻勢,但Faker在被打殘後並未選擇及時離開,而是在塔下按S觀望,誘騙Scout上來強殺自己。

送出人頭不假,但Scout自己也被打殘。

被迫回城的他短時間內無法趕到正面戰場,而那時正好趕上小龍重新整理!

LNG原本可以利用中路線權去接這一波龍團,但Scout被打殘後,就喪失了接團資格,只能放任T1延續住自己的完美控龍節奏!

最後鑄成T1三盤狂砍12條小龍的慘案!

類似的事情在對陣京東的時候也屢屢發生,Faker在拿到線權時,很擅長透過壓制來為打野和下路創造推線以及入侵優勢,在英雄劣勢時,他也能透過自己的方式來強行抹平中路線權差距,讓隊友能夠肆無忌憚的發育或者奪取資源!

在巔峰期結束後的幾年時間裡,Faker於世界賽的表現依舊可怕,但都沒有今年這麼嚇人。

給他一個合適的版本英雄池,李相赫在能夠混住對線後,給予隊伍的正反饋強得離譜!

正是因為他的存在,T1在本屆比賽的運營方面可以說是獨一檔水平,前期拿到優勢再被翻盤的對局難再重現。

T1強大的另一重原因則是團戰水平。

這一點在對陣京東時格外明顯。

看完京東自夏季賽至今的所有對局,我相信大部分觀眾應該都知道,下半年的京東就是名副其實的團戰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