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魁想著朝堂上的一些傢伙,一定不會輕易放過自己,若是不回去希望能相安無事。

他不知道,往往事情和想的結果都可能會背道而馳,朝堂上已經快打起來了。

皇帝也沒有辦法頗感無奈,覺得本來挺好的升官事兒卻變成了這個樣子,尷尬的很。

第二天上朝後,那些以秦大人為首的大臣比昨天鬧得還厲害,一個個口誅筆伐的很是誇張。

“臣有本奏,君上仁慈做臣下的就應該感激涕零,不應該居高自傲任意妄為,還請皇帝治罰王魁。”

“這是臣寫好的王魁數條荒乖張的罪行,足有十條,請吾皇定奪。”

“你們還有誰也認為治王魁的罪才能維護天家尊嚴?不用一個個奏報都站出來好了。”

“臣附議秦大人他們的意見。”“臣也附議賈大人奏請。”

蘇大人再次義正言辭的說:“臣覺得應該給王魁一個申辯的機會。”

範大人也站在了正確的一邊:“臣也覺得王魁有難言之隱,望吾皇允他解釋。”

“範愛卿說的有理,那就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

“皇上,對王魁不能這樣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不然他會更加狂妄自大的。”

“王魁不會無緣無故推辭,你不要讓皇上誤解。”

“臣都是一心為公絕不敢有半點私心,請皇上慎重定奪以治其罪。”

範大人立刻表示:“臣敢擔保王魁絕沒有不敬之意,請皇上明鑑。”

“好了,你們不必再爭了,王魁不是愚蠢的人他推辭一定有原因。

“傳朕旨意:允許王魁解釋一下其中緣由,若無緣無故不接受皇恩,就是罪加一等。”

所有大臣見皇帝有了定奪,隨著大太監一聲“退朝!”

也只好山呼萬歲退朝散去,那些大臣還是三五成群的議論著王魁到底會被治罪還是進京任職。

傳旨的還是皇帝身邊的劉公公,他剛到了王魁這裡就一副興師問罪的模樣。

“聖旨到王魁接旨!”

“吾皇萬歲萬萬歲!臣王魁接旨。”

“朕允許你王魁解釋,推辭京兆知府的其中緣由,若是無緣無故不接受皇恩就罪加一等。”

“吾皇英明,臣遵旨拜謝吾皇。”

“王知縣起來吧,看看皇上多看重你,這可是力排眾議饒恕了你,不是咱家說你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這次可要想好了再回奏。”

王魁一聽劉公公這樣說,就知道皇帝不想為難自己,忙感恩的說道:

“謝謝劉公公提醒,我一定給皇上一個滿意的答覆,您稍等片刻。”

“行,只要王知縣你好好表現能讓皇上高興,咱家等多久都行。”

王魁站起來則直接去書房給皇帝又寫了一封奏摺。

大概過了兩盞茶的功夫,王魁親自把奏摺交給了劉公公。

“有勞劉公公把這份奏摺呈給皇上,我保證您一定會得到皇上誇讚。”

“誇讚咱家是不想了,只要皇上開心就比什麼都好。”

“劉公公辛苦,一切有勞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