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不能妥協
章節報錯
這一天王奎收到了信件,知道皇帝已經不管事情,而由太子監管,現在太子已經成為了新任的皇帝,而現在的皇帝給王奎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夠來到皇宮裡。
“大將軍你要去皇宮那邊嗎萬一新登基的皇帝戒尺來要你的性命該怎麼辦。”
一旁的人手下有些擔心,不知道皇帝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可是王奎覺得自己倒是不會害怕,再說了如果真有事情,他直接上前一步來威脅皇帝,到時候誰會有事情還不一定呢。
“你們怕什麼?這件事情我自有主張,再說了,你看我像是害怕的人嗎?”
王奎當時不以為然,直接來到了皇宮,而他來到了皇宮之外開始敲響了那裡的門,讓他直接和皇帝進行對話。
“皇帝你找我有什麼事我當然知道,之前的老皇帝已經退位讓賢,讓你來接管這個國家,不過不知道你找我來是有什麼事情。”
敲響了門讓那邊的太監去傳話,皇帝知道王奎來了之後便是啪人開啟城門讓王奎來,到了屋內王奎自然是不會害怕什麼,跟著這些太監來到了宮殿裡面,皇帝坐在椅子上看著王奎。
“我這次找你來就是為了我現在的事情,因為雖然我之前是太子,我沒有辦法去管理朝政,而我現在已經成了皇帝,我想管理朝政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希望你能夠幫助我,讓你來成為這個國家的丞相,如果那邊的丞相不肯退位要錢,但是你可以成為副丞相。”
“這樣的話也能夠將你那一片管轄的範圍進行統治和管理,然後我在這邊將我的權利進行分化,想辦法將這些權利都送到我的手裡。”
來到了王奎跟前,皇帝也講了一番自己的計劃,可是王奎對於這些官職他並不感興趣因此他果斷的拒絕了皇帝的要求。
“這個國家現在是個什麼樣子,我當然知道,正因為如此我才會反抗,我才不會妥協,我才會和他們進行抗爭到底,好不容易我有了一塊領地在那裡進行管轄。”
“讓周邊的百姓過的安居樂業的日子,我也知道,就算我那一片的百姓他是平安的,可是京城這一片範圍的百姓,依舊是遭受那些奸臣的迫害。”
王奎已經明白皇帝找他來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並不是為了殺他,而是為了想要給他一個官職,讓他去控制那些人和那些人進行抗爭。
可是王奎知道單單這麼抗爭並不是真正的抗爭,而他們這麼抗爭了之後,並不能夠起絕對性的作用。
“雖然說你願意給我一些權利,可是我並不會把這些東西放在眼裡,因為就算是我在這裡能夠做什麼,並不能夠代表這些人,他們不會阻撓我。”
“而我雖然有權利他們那些人進行抗爭,你這邊又是中間為難,到時候或許會有更多的情況,那就是他們那邊給你施壓,你不得不對我進行妥協。”
就像上一任的皇帝,他們就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現在要說是妥協自己,倒不如是妥協那些人,之前他也是想要將這個國家管理的好。
可是他也嘗試過嘗試過的後果呢,結果呢,還不是一樣,所以與其在這個妥協還是不妥協,這些直接讓王奎進行了犧牲。
原本王奎以為自己是清白的皇帝就會站在自己的身邊,善待各自的現在的局面已經進行了轉變,曾經的皇帝已經被他們帶的只能繼續這麼走下去。
所以只能傷害王奎,來換取平安,到了最後,王奎只能官兵一,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局面,只能開始造反了。
“所以我只能夠拒絕你的要求,在這裡如果要是和你這麼繼續待下去,或許你也會被他們抓住某一個弱點然後進行妥協,與其這樣子,我還不如直接離開這裡。”
看了一口氣王奎覺得這樣子對大家都好,可是皇帝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只要自在自己給他的副丞相的位置,然後再同時讓他分配到臺北那一塊不就好了嗎?
“我已經做好了打算,我首先將這個複查一下的位置給你,你有了這一部分的權利之後,可以同時成為臺北那邊管理的將軍,你管理那裡的所有權到了之後,就可以慢慢的奪取更多的權利,難道不是嗎。”
皇上覺得只要王奎有了一部分權利,到時候再去拿另外一部分的權利,到時候想要幹什麼,都是要他自己爭取過來的,就算是丞相還有另外那些人不同意那又怎麼樣,這不都是王奎自己爭取過來的嗎?
“你說的這些事情或許能夠成真,可是我並不願意就算,你想將臺北那邊交給我,讓我去管理,在家那裡的權利都收回來,將那一片區域成為我的地帶讓我進行管轄,可是我還是不願意去那裡,也不要這些權力,也不要去那裡當官。”
王奎搖了搖頭,他拒絕了皇帝的請求,他覺得如果要答應他去往那一邊,那是他並不希望的,他也不想去那裡。
還真沒想到王奎驚豔或絕絕子的要求皇帝瞬間就矇住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要知道這天底下所有人都想著做官,哪怕是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官,那都是好的。
“你說說你到底是怎麼想的,這全天下的人都想要做官,無論是什麼他們都覺得心甘情願,可是你呢,你竟然一點都看不上,難道是覺得這臺鬼的管理實在是太小了,還是想要更大的胃口。”
王上被王奎的態度弄得有些納悶,他不知道王奎現在到底是怎麼想的,王奎並不是因為胃口大,也不是因為其他的,只是因為他不想去那裡而已。
“沒錯,這個世界上的人很多人都想要做官,但是也有很多人他們不想去啊,在我這身上我也會迅速的拒絕也果斷的推辭,你的意見,這件事情確實是讓你匪夷所思,但對於我來說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沒有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