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著地勢西高東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東苕溪和良渚港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良渚古城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東西長一五零零——一七零零米,南北長一八零零——一九零零米,總面積達二九零多萬平方米。城牆底部鋪墊石塊作為基礎,寬度四零——六零米,基礎以上用較純淨的黃土堆築,部分地段地表以上還殘留著四米多高城牆。共發現六座水門。

三六年錢塘省立西湖博物館的職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良渚鎮發現了良渚遺址;五九年夏大鼎先生將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於當時華夏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

一九八一年,良渚遺址考古工作站在瓶窯吳家埠正式建立。

許樂眾人經過了陸城門、水城門,一路走著到了雉山,看著鳥語花香的樣子,“這個地方現在還有山雞經常出沒嗎”?許樂問道,大家不知道許樂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你們知道在華夏叫做羽人的有很多,但是一般都是指的是東夷,咱們前段時間在羽山,你們也看到了,這邊應該的冠式也應該一樣”,大家想著許樂描述的頭戴雞毛的樣子,五顏六色的,倒也挺好玩的,新生和清靈手牽著手四處看著,好像啥玩意也沒有!

隨後大家來到了莫角山大型宮殿群遺址,地方很大,站在一個遠的高處的觀景臺能夠看到整體得有幾十萬平米的土臺子,導遊給介紹著,“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圍,貴族住在城中央的三零萬平方米的莫角山土臺上。在這裡發掘了很多的東西,還有前面的反山遺址和瑤山遺址,都出土大批最高等級的良渚文化玉琮、玉壁等禮器。所以,有人從田野考古學角度判斷,良渚古國的“首都”應該就在這裡”。

接著大家直接去了反山遺址,在遺址的前面得有十好幾個人,其中一個老頭歲數得有七十來歲了吧,臉色不是特別好,但是看著精神頭還成,一男一女也得四五十了吧,攙扶著老人,旁邊還有個老太太,其他的都是一些五六十歲的人陪著,那邊的人聽到後面的腳步聲回頭看了一下許樂這邊得人也得有十好幾個人還帶著狗,那個導遊一下愣住了,趕緊走了上去,衝著中間的老人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王老好”!

那個戴著眼鏡瘦弱的老人笑了笑,揮了揮手,許樂一下看清楚了是誰,他連忙走了上去,衝著老人說道,“王師兄好”!

前面的人愣住了,一個五十來歲的人看著許樂,“你是”?

許樂笑了笑,看著王倫士說道,“王師兄,培忠張師兄和張光亮師叔都跟我念叨過您”!

眾人一下沒反應過來,尤其是那可能有姓王的人,而王倫士看著許樂突然笑了,“你是許樂”?

許樂笑著點點頭,連忙伸出了手,旁邊的那些人誰不知道培忠張和張光亮啊,一聽他管培忠張叫師兄,管張光亮叫師叔,一下反應過來許樂是誰,主要是太年輕了啊,歲也沒想到在這能碰到啊!

王倫士和許樂緊緊地握了握手!

“師兄,您這是怎麼了,您還需要過來啊”?

王倫士握著許樂的手說道,“我剛做完一段時間,大夫說讓我動動,最主要的是我感覺時間不多了,想把之前的地方都走走”,王倫士笑著說道,許樂抿了抿嘴也沒說啥,生老病死吧!

“爸,您說這些幹嘛啊”,旁邊那個四十來歲的女人說道!

“你都看完哪了啊”?

“我剛把宮殿遺址看完,這不就到這來遇到了您嗎”?

王倫士指著眼前的反山遺址,“這是我們一九八六年發現的,這是人工堆築的土丘,發掘出一一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一二零零多件”。他指著東北邊,“那裡叫瑤山遺址,在反齊魯北約五公里,一九八七年發掘出一二座墓葬,還有一座祭壇。匯觀齊魯距反山約三公里,發現一座完整的祭壇和四座大墓。大墓中發現大量玉器”。

他看著許樂說道,“你怎麼看待這裡啊”?

許樂看著王倫士徵詢的目光,其他人有的很企盼,有的疑惑還有的是不屑一顧的樣子,許樂笑了笑,“師兄,您這真是難為我啊,您對於良渚古城的認識可以說是國內第一人,我怎麼能說看待這裡呢”?

王倫士看著許樂,“我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了,我感覺累了”!

聽著王倫士說著這句話,突然一下許樂愣住了,“累了”?

他自言自語的說著,王倫士也就是七十來歲的樣子,這邊的環境這麼好怎麼會是這樣呢?他一下想到了一個問題,因為他在這裡感悟到的這裡其實並不能說是上古一個時代,這個時間點恰恰是先夏時代,應該說從黃帝開始到先夏之間是一脈相承的,他想到了為什麼先生一直不讓他研究和挖掘大夏的東西呢?可是也不對啊,那為什麼師爺活了八十八歲呢?

許樂覺得自己好像是遺漏了什麼?

他看著王倫士認真的目光,說道:“師兄,幾個關鍵性的問題,第一,就整個遺址來說,我覺得你們挖掘的還很不到位,並且你們被限制在了遺址挖掘,而沒有考慮另外一件事情,水利工程”!

清凝他們都走了上來,站在許樂的旁邊,許樂也沒有介紹,有些人好像是在認真地聽著,有些人則是不以為然的樣子,但是王倫士聽的很認真,他想了想突然一下兩眼發亮,“沒錯,沒錯,師弟啊,你的這個想法很對啊,我們這麼大的工作量,蓄水、排水、喝水、汙水、澆灌怎麼辦,這麼大的工作量其實是遠遠大於建造宮殿的啊”,老頭一下笑了,“另外呢”?

“另外就是我個人良渚古城或者說良渚文化本身並不是一個文化型別,我不認同大鼎先生的看法”!

他認真的說道,“這一點即使是我先生來,我也依然這麼說,因為良渚文化是一種文化的集中,從河姆渡到馬家浜再到崧澤文化,接下來才是良渚,他是遠古文明的集合體,當然非要說他是文化也成,但是我要說的另外一點,不要在單一點上研究,一千年的跨度,從黃帝到大禹,而且我覺得您剛才說的那些墳墓應該有大夏三王的墓穴”!

大家不知道許樂為何如此判斷,“還有就是,你們的古城挖掘的還不夠,面積應該比這個還要大才對,另外,這裡太亂了,應該好好規劃一下,將考古、歷史和生活放在一起,讓人們都能體會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哪怕申遺我認為都是可以的”!

許樂看著王倫士若有所思的樣子,“師兄,我不跟您多聊了,我要趕緊去看看瑤山遺址,然後要回到餘杭,晚上還要趕往金陵呢,您自己注意身體啊”!

許樂現在不想拉著老頭討論這些,身子骨本來就不好,再出點事兒麻煩,王倫士有點可惜的樣子,不過還是和許樂握了握手告別著!

等許樂他們走後,王倫士對那些人說道,“也許許樂說的是對的,我也有這種感覺,我希望你們認真對待,我是看不到了”,老人哀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