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師爺我們沒丟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許樂等人到了巴梨大學的門口,其實不應該稱為巴梨大學而是巴梨第七大學了!
許樂看著這塊牌子,好像也和城市融為了一體,有道牆,不過隨便的進出也沒有什麼安保人員,很由自的感覺,許樂覺得挺好,當大家走到主樓的時候就看到有三個人在上面走了下來,衝著小謝握了握手,隨後用法語問道,“哪位是許樂許先生”!
小謝一指許樂,許樂連忙用流利的法語說道,“我就是”!
那三個人看著許樂簡直不敢相信,連忙握起手來,“許先生,你的文章太犀利了,不過你們這不僅僅是在打英格人的臉,也是打了我們的臉啊”!
“許先生,歡迎你的到來,請問你對三大文明體系的劃分是基於什麼原理”?
培忠張笑了笑,這次來就是為了陪著許樂來,但是這也太熱情了啊!
“各位,咱們能夠到裡面聊嗎”?許樂笑呵呵地說了一下!
那幾個人突然反應了一下,“哦,對不起”!
三位負責人把他們領了進來,先是做了一下自我介紹,隨後大家就開始了詢問,許樂跟跟這三位說道,“各位,稍等一下啊”!
“師兄,咱們稍微調整一下節奏如何”?
師兄看了一下許樂,“聽你安排”,所有人都很清楚,為什麼是培忠張來當組長帶隊,那就是全權交給許樂!
“我是這樣想的,他們保準又拉著我聊,我想咱們先把正事兒辦了,今天都弄完,明後天大家想聽課可以聽聽課,不想聽課就出去逛逛,咱們後天早上坐火車去日耳曼萊比錫也是一樣,你們要是有朋友就叫著,但是千萬別單獨行動啊,我師兄不好意思說,但是到時候別說我給大家臉色看啊”,他指了指熊健葛!
“不過,我建議你們都最好在這裡好好的聽聽課,這裡是全球研究華夏文明的重鎮,並且儒蓮獎的評選也在這裡,這裡薈萃了眾多的大師”!
聽到許樂這句話,大家都點點頭!
隨後許樂跟三位說道,“各位,這樣好不好,我們今天先將我國在斷代工程中的一些事項溝通一下,第二我們把關於世界人文歷史考古聯合會的情況介紹一下,第三,這裡是我和師兄培忠張教授的師爺徐九日先生學習過的地方,他老人家對《山海經》情有獨鍾,我將自己寫的一本書《山海經綜釋》的華藏版之外的授權都將獻給巴梨大學,以此像我的師爺致敬,後面兩天我的同仁想聽聽課,我本人也想聽一聽這裡的哲學,我是就是哲學系畢業,我希望能夠向他老人致敬”!
三位剛要說話,突然門開啟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走了進來,女的是華人,許樂一愣!
“你好,許院士”!老人一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許樂一愣,培忠張也站了起來,“你好,培院長”!
“你好,汪先生”!
師兄連忙給許樂和大家介紹道,“這位,你們一定要記著,這是饒頤宗先生的弟子汪邁德先生,這是高盧漢學的高峰啊”!
許樂對這些外國研究漢學的並不是特別清楚,但是饒頤宗他還是清楚的啊,連忙握手,汪先生給許樂介紹到,“這是童丕,專門研究敦煌學的,這位是我的弟子李曉紅”!
許樂也知不道咋稱呼好了,說實話,饒頤宗其實和蘇先生是同一個輩分,僅從歷史學的角度啊,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名氣不如饒頤宗大,最主要的是香江那個破地方人少沒幾個厲害的,就顯得很厲害,更何況那邊對外吹噓的厲害,所以他應該和這位汪德邁是同輩,但是呢,這歲數,他還在琢磨呢!
“師弟,我和你師兄是同輩相稱,咱們也是同輩相稱”!汪邁德很主動,許樂連忙說道,“汪師兄,您客氣了”!
“師叔好”,李曉紅向許樂握著手,小聲的說了一句,“師叔,您的兩篇文章太厲害了啊,這以後您還敢出門嗎”?
許樂自己都笑了!
許樂將剛才的安排和汪邁德說了一下,汪師兄大手一揮,“別那麼費事了,上午就把一天的事情都辦完了,下午大家一起交流,另外,許樂,我們這邊直接授予榮譽博士,因為你的那個理論和解釋對世界的影響太大了,我們沒有辦法迴避的”!
許樂連忙站了起來,說了一聲“謝謝”!
隨後許樂向所有在座的各位彙報了一下他們關於斷代工程的簡單事項,然後把在黴梨國和英格的交流做了簡單的概要,然後將翻譯成為華文和法文的版本交給他們,大家互相對照著看了看,然後提了一些問題,都做了記錄,現場解釋了一下,沒有問題,這幫人都是在漢學領域多年,沒問題的!
隨後許樂向大家通報了關於世界人文歷史考古聯合會的事情,準備設立三大中心,這一下汪邁德不幹了,“師弟,這一點我是堅決不同意啊,必須要有高盧的”!
許樂看了看大師兄,培忠張看著汪邁德說道,“汪師兄,你看這樣成不成,我們不再叫毆洲、黴洲分部,我們在各個國家成立一個分部,凡是有加入這個聯合會的國家都設立一個分部,但是這個分部最好不要在某個大學裡面,否則容易被人家理解成為是大學的一個部門”?
許樂知道師兄這種方式最好的,因為他嫌煩啊,所以才以洲為單位的,他又看了看亞瑟!
“汪師兄,這位是亞瑟,他是聯合會秘書長,會長是我二師兄楊芳建,他在香江中大主持教學研究”!
“我知道的,我在那邊的時候還見過他呢,很精神”,汪師兄笑了起來,“所以具體怎麼設立是亞瑟的事情”,許樂不愛管事兒,直接就把球踢給了亞瑟!
亞瑟看了一下大家,“各位,這個問題其實我一直都在思考,當初許樂在做出這個提議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他當時主要就是在華夏、黴梨和大不列三個國家來選擇,但是真正我們要做的是全球性的事情,所以我非常認同汪先生的話語,我也認同培先生的建議,甚至我認為,都可以不設立各國分部,完全以個體單位加入,你們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