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大商四問西來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我知道,我也是學考古和古人類文化的”,金安靜隨後搶著說道,爺爺也是非常鼓勵的樣子,許樂笑了笑,一副期待的樣子。
“實際上,這個問題,大家一直都在做對比和比較,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偃師商城是湯都商亳,鄭府商城是仲丁所遷的隞都;一種意見認為鄭府商城是成湯始居之亳都,偃師商城是大體同時成稍晚的別都(或重鎮;一種意見傾向二者同為有商一代早期的國都,惟重點使用時間有交錯。”
金安靜看著許樂認真的樣子很是驕傲的說道:“我們比較同意後一種說法。兩都或多都並存的現象,在西周以後是很常見的,當然,根據不同的時代或許有所側重而已”。
“謝謝,金老師,我還有個問題,您怎麼看待李三齊先生的一些疑問啊”?許樂認真的看著這位對有商一代文明研究深厚的學者。
李三齊先生在人生最後一本回望《安陽》的著作中提出的重要疑問是當今每個考古學家和每個研究大商曆史的人,甚至是研究前三代以及文明史的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李三齊,華夏金現代考古誰都饒過不去的人物,殷墟、城子崖遺址都是在三齊先生的主持下挖掘的,他在《安陽》的書中提出了幾個問題,這個問題或者說是疑點也是“華夏文明西來說”的糾紛。在他長達幾十年的研究中,這些疑點一直作為未能破解的事實存在著,是為殷墟之謎。
一、殷墟武器之謎。他就殷墟中矢鏃、戈、矛、刀削、斧斤五種銅器之形制加以研究,指出其中僅“戈”為在華夏本土發生成長之物,其它武器都是在毆洲有獨立成長曆史的兵器。也就是說,華夏的武器發展史在此之前的武器只有戈有其發展史,而矢矛刀斧均為只在毆洲有發展史的兵器。
二、殷墟盛器之謎。就殷墟出土之陶器和銅器的型式詳加比較,得出結論,殷墟銅器其實是仿自殷墟陶器,而殷墟陶器,又衍用的是仰韶、龍山的形制。殷墟銅器之型式,不能比殷墟陶器更早,因而李三齊懷疑殷墟以前的華夏並無單獨發展的青銅器,而青銅器在殷墟時代的突然興盛,十分可疑。比如殷墟侯家莊帝王陵墓HPKM一零零一大墓槨頂一種“肥遺”怪獸圖案,和另一種在木雕殘片中發現的母題是一對老虎的圖形,考證都淵於美索不達米亞。當然作為嚴謹的考古學家,李三齊先生將疑點列出,但是在沒有更有利的證據之前,只能說“這種相似……難以想像。”
三、殷墟車馬之謎。殷周之際,已能夠徵集民間所有車輛用為主要攻戰之具,黃河流域封建大帝國的形成,實有賴於此。但兩輪大車,“極四馬之力,致千里之遠”,馬車的輪轂轡銜接續連綴之處,只能依靠金屬(青銅)連線,兩輪大車產生於銅器產生之前很有可能,但其普遍使用必然在有銅器之後。華夏古代,兩輪大車其型式跟巴比倫遺物上的圖畫並無差別。而巴比倫的兩輪大車,是公元前三千年的事,其時代比殷墟要早。另外龍山、仰韶遺物中並沒有發現青銅與車馬飾具,而龍山文化與殷墟時代不過相隔短短數百年而已。如果青銅器與兩輪大車,為東西方各自獨立的發明與演化,在短短數百年間應該沒有可能毫無蹤跡可尋。因而李三齊認定冶銅技術和兩輪大車都是由西方輸入華夏的,“當已無可致疑”。
四、殷墟頭骨之謎。殷墟中出土了大量殉葬坑,坑內埋葬了大量屍骨,據猜測為“奴隸殉葬”之用,但李三齊先生介紹了楊希枚先生對殷墟人頭骨的測量結果:
第一組頭骨為古典的“類蒙古人”種,與布略特人相似。舉例三零具。
第二組頭骨為“太平洋類黑之人”種,與巴布亞人相似。舉例三四具。
第三組頭骨為“類高加索人”種,與英格人相似。很少,僅舉例兩具。
第四組頭骨為“類愛斯基摩人”種,舉例五十具。(也即蒙古大人種下的北極型別)
第五組頭骨為無法定型別,舉例三十八具。
李三齊先生接下來分析了這個測量結果的意義,他認為其中的二、三組的人骨都是有商一代的敵人,不能代表商族,其人種特徵與卜辭所反映出的羌方、鬼方、土方的位置相合。最後的結論是:“很早以來,華北平原是許多不同民族的支系彙集的地方,而原始的華夏人群就是部分地由這些民族集團融合而成的。雖然如此,我們應當記住,在這些支系中佔優勢的無疑是蒙古人種集團。”
但是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從遺傳學上證明現代華夏人與本土智人(如山頂洞人、京都人等等)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和史前時代的本土智人並不同種。
李三齊的這些問題提出來之後,迅速引起世界的轟動,從而造成了很多亂七八糟的說法,其中最大的說法就是華夏文明只有三千年的信史。
許樂對此嗤之以鼻,一個依靠一本小說就能挖出來城址的種族,一個今天想出來啥文物就能出來啥文物的民族也有臉說這個事情嗎?
金槐安看著許樂,這些問題確實不容易啊!
“是這樣,首先我們要看到三齊先生提出來的這些問題是正常的學術交流的問題,他自己也很為難,在“華夏文明西來說”和“華夏文明本土說”上,如果我們能夠找到證據那就不攻自破,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那個時代確實是存在證據不充分的情況”!
“另外就是,我們也必須要看到華夏文明並不是真正的閉門造車,它的人頭骨是確定無疑的說明了在華夏是存在多人種的戰爭的,所以說戰爭是最快的加速器,因此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了一些新東西我認為是正常的”!
“第三個,這其中是存在空白的,而這個空白在今天我們正在不斷的被彌補起來,比如說在鄭府商城墓葬和遺址中出土大量青銅器,有工具、兵器、禮器等。生產工具包括、鏟、刀、鑽魚鉤等;兵器有戈、鉞、矢鏃等”。
“第四個,就是我們要看到在整體的墓穴文物當中,大商是一個以飲酒吃飯為代表的尚禮的文化,那麼它就不可能大規模的放入兵器這種不詳的東西,所以我們也就存在許多遺失”!
看著金槐安那沉思的態度,許樂卻說出了另一個思考的問題:“謝謝金老師,但是我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所謂的西來說如果要是說那個時候西來的都是被我們所統制的方國呢?只不過是後來脫離了我們呢?您想過這個問題嗎”?
聽到許樂這個問題,金槐安愣了,金安靜倒是非常的興奮啊!
“對啊,爺爺,您看看許副職廳就是許副職廳,看看人家的思路多開闊啊,你們就是被三齊先生給限制住了,那為什麼不說他們是被我們統治的,那你即使是先進點又怎麼樣,最終不還是被我們打敗嗎”?
金安靜躍躍欲試的說道。
“許樂,你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太誇張啊”?金老師畢竟是傳統知識分子,對待問題還是非常認真的!
“金老師,我並沒有在胡思亂想,幾個方面的原因吧,第一至於大禹治水依然是有埃雞國之說法;第二所謂的象形文字也好、楔形文字也罷,我還可以說是我先出來的,留在了那裡,因為我是一直髮展的,您覺得一個先進的民族會一直自古不封嗎?第三,為何西邊的青銅器要更加發達呢,而華夏本部反而弱呢?是因為毆洲的蠻族,需要天天打仗。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卻得不到華夏本部的支撐最終慢慢地脫離了;第四,大家都知道鬼方、朔方、土方、後羌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西邊都能對得上的,這就充分說明了有的是朋友有的就是敵人,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說明文明是多種族交匯的結果以及我們統制或者是聯盟的距離就有多遠”?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這個問題的出發點上就存在了例證的誤區,我們無須去證明這個,我們只需要透過事例或者邏輯關係最終得出了你的敵人有多遠就說明你的盟友有多遠的道理就可以了,這就是文明的互動”!
許樂重重的說到,金安靜一臉崇拜的看著許樂!
金老師坐在沙發上,不禁陷入了沉思!
“好了,好了,許副職廳,大家一起吃飯了,感謝您的到來,您嚐嚐我們自己做的胡辣湯,這個才是家的味道啊”!一個帶著濃厚豫普的老婦人的聲音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