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王城崗上望古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樂在車上睡著了,啥也沒想,居然睡著了,是被電話鈴給吵醒的!
許樂也沒看電話是誰的就接了起來!
“師叔,想我沒”?一聲奸笑的聲音傳了過來!
許樂一個激靈,我說呢自己怎麼會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啊,這是被人給惦記上了啊!
“你有事兒嗎,有事兒說事兒,沒事兒就掛了吧”!許樂這好不容易睡了個覺,更主要的是找到了罪魁禍首!
“師叔,我就是向您了,聽您這聲兒怎麼跟剛睡醒似的啊,您這是君王不早朝的節奏啊,可別累著啊,得注意身體,保重龍體啊,我沒事兒,掛了啊,您繼續悶得兒蜜吧,我這平峪話您覺得咋樣”?掛了!
把許樂給氣樂了!
我不是剛睡醒,我是還沒睡醒呢!
看了一下表,是十點半了,應該差不多到了!
他隨後開始拿起腳下的那些秘籍,一本本的翻著鍾全摺頁的地方,一共折了將近五百多頁,許樂都看了看,從一般的角度而言,這五百多頁確實都不錯,但是隨著眼界的變化,會逐漸被剔除的!
許樂點著頭,“晚上把這些都抱到房間裡,再看兩遍啊”!
“嗯嗚”,鍾全答應著。
十一點的時候,車子停在了一個灰色影壁前面,上面就是五個字“王城崗遺址”,許樂下了車,一片荒涼的氣象,居然還都是莊稼收割完的根子之類的東西。
那五個字下面還有一堆剛燒完的紙灰,許樂不用想都知道是誰燒的,這一路紙錢相伴啊,明天應該和你們家都沒有關係了吧?
咋還不露面了呢?
許樂衝著鍾全說道,“下次要是看見一個穿著白色大氅的女的燒紙的就給我逮住”!
鍾全不明白啥意思,不過點了點頭,隨後鍾全跟著許樂,來到了前面六個人的面前。
“師叔,您跟著我就成了,這個地方不大”,許虹領著大家往坡上走。
許樂走到了土臺子上,先是向北看了看,背面就是嵩山了吧!
“您看前面就是潁河,在那個方向就是五渡河,就是已經乾涸了都廢了”,許虹給大家介紹著大概的方位。
“我們這個位置就是告成鎮西北的八方村的東邊,最早這一片叫‘望城崗’,遺址現存面積約一零零零零平方米,是一處以中原龍山文化型別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有夏一代的二里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專業的人員介紹就是不一樣啊,這說話都是專業術語,許樂是專家啊,都知道對應的關係,但是鍾全就有些迷糊,但是他死命的記著,師爺爺給自己的機會就是要多學習,回頭再去看書就好了!
許樂感悟著體內的氣息,一絲絲的血氣和氣血圍著自己並不是特別濃厚,當地的人還是比較少,並且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都是正常死亡的早就該消散了,現在許樂巴不得他們趕緊消散了呢,今天吸收的白起的那一戰應該讓自己往上走走,只不過不知道能走多遠,遠古的先民就讓他們自發的消散吧這些氣息!
“師叔,從太師父九日先生髮現八方遺址以來,我們在這已經下了將近四十年的功夫了,八方遺址就在前面,很小。在七五年的時候此地進行摸排,到了七七年考古工作者在這發現龍山文化晚期東、西並列的小城址,也就是金槐安老師帶隊挖掘的,那個時就候已經沒有東城了東城,東城我們判斷是被五渡河沖毀,所存甚少;西城的南牆長八十二點四米,西牆長九十二米,面積約八千平方米。城內發現有以人為犧牲的夯土建築奠基坑、還出有青銅器殘塊。因此,我們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提出此城有可能是“禹都(居)陽城”之所在”。
許樂聽到這句話搖了搖頭!
“許虹,別我們我們的”,許樂對著許虹說道,“你們是誰,根據什麼典籍,怎麼判斷的,我都不用看典籍,我就問你一件事情,哪怕是五千年的人物,那也是王級的吧?而且你們是在尋找夏王都啊,你覺得一個大夏王都居然東西南北不過一百米的地方嗎”?
許樂笑了笑,“常識”,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道,“有些東西不用看古籍,我都知道他說的不對”!許樂也沒給他面子,都不是外人,這跟著自己兩天了,都是師侄師侄女輩分,更沒有必要了,如果傳出去客客氣氣的,他們回去還得被收拾呢!
許虹笑了笑,“師叔,那您是怎麼看的”?一副笑呵呵的樣子,看著許虹的樣子,許樂彷彿看到了齊國成的影子,二皮臉,不過挺好!
“沒事兒,你先說,我沒啥想法,我就是覺得你剛才說的不對”!
“大家看啊,這裡發現了十三座埋有人骨的“奠基坑”,坑內人數不一,一個奠基坑的夯土層內有七具完整的人骨架,都是非正常死亡。有的坑中則埋有被肢解下來的人頭骨、肢骨或盆骨。這些死者中既有成年男女,又有兒童,很可能是在集團衝突中擄掠來的戰俘。”
除了辛歌有點害怕似的,大家沒有任何一個人害怕的,哪個不是和這些東西天天打交道啊!
“婷素,你哪天拉著辛歌找個大坑,裡面都是骨頭渣子的,讓她好好看看,這說出去都丟人啊,得好好練練膽”!許樂衝著李婷素和辛歌說道。
“師叔,我們回去就準備挖那邊了,到時候讓辛歌跟著去吧”!唐吉根愛湊熱鬧!
“隨便”,許樂說道,隨後想起一個事兒來:“對了,吉根,我讓《文史研究》跟你們聯絡一下,以後能不能定期的採訪或者是一些文物的介紹啊”?許樂現在有機會就推銷,快變成商人了!
“沒問題啊,師叔,有些大刊我們得求爺爺告奶奶一樣人家都不來,荒郊野嶺的也可以理解,如果有隨時能夠聯絡的,這樣對我們也有一個促進,您說是不”?
許樂點點頭!
“師叔,在這裡發現了一片青銅器殘片。該灰坑的時代屬王城崗龍山文化晚期(第四期),絕對年代為公元前二零五零年~前一九九四年之間。銅片只有五六厘米見方,比照王城崗出土龍山文化陶鬹的形制,推測應為銅鬹的腹與袋狀足的殘片。經冶金史專家分析檢測,該銅片系由錫鉛青銅鑄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