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子時行功完畢,他拿出本子和筆來開始寫這一天的回顧,還有對黃崖關來歷的分析!

華夏自古就有替族人、替先人避諱的傳統,基本上各地的起名都儘量避免一些惹惱了皇帝的事情,所以像“黃”字通常是不用的,如果要是用的話一定是有特殊的含義,絕對不會是因為黃顏色的意思,這裡真正的景色更應該是叫“紅崖關”才對,而絕不是“黃崖關”,而真正叫黃崖關又不能讓各位皇帝以避諱的名義去掉“黃”字一定是它的特殊意義,那就是這個“黃”字不是“黃顏色”的“黃”,而是“黃帝”的“黃”。

那麼所謂的黃崖關真正的含義是“黃帝守崖關”,相對應的那就能把這一路上所有的東西都串聯起來,那就是“黃帝植柏峪黃柏峪”,哪有什麼黃顏色的柏樹啊?還有就是“黃帝守國門黃門村”,即使這裡不是真正黃帝到過的地方,那也一定是黃帝的大軍曾經在這裡駐紮過,扼守的要麼是南下的紅山文明的人類,要麼就是要北上的南部龍山或者是江淮文明或更加南面的文明集團!

也只有這樣才會出現軒轅臺,現在來看不像是或者說肯定地說不應該是黃帝的陵墓,除非是黃帝死後的衣冠冢,但更應該是黃帝部署的陵墓這個有可能,反正都是黃帝手下,到最後就以訛傳訛成了黃帝陵了;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那道姑所說的,“這裡的碧霞娘娘和其他的碧霞元君不一樣的重要原因,這位碧霞娘娘絕對是黃帝請過來助戰的,難道是和九天玄女有關?這位玄女大人可是擅長排兵佈陣啊,那是傳說中不世出的兵祖啊,但是好像不是,如果是九天玄女這位大人物出行那就絕不是這樣的記載,但是這位碧霞一定也是來歷不簡單,不會真的是黃帝的女兒吧,難道說是‘女魃’?”

許樂的想法把自己嚇了一跳,等等!

那道姑說,黃帝遣使女迎接,那就是說迎接公主,這很說的過去;而且女魃不是被送到崑崙山修道嗎,自然是從西方來啊!

還記得《山海經》說“黃帝乃令應龍攻於冀州之野。蚩尤請風伯、雨師從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魃止雨,遂殺蚩尤。”那是不是就指的是這裡呢?古時,這一片可不叫京都啊,都是冀州之地!只不過在這裡殺得不是蚩尤,應該是蚩尤的大軍而已,殺蚩尤的地方是青丘。

“等會”,突然,許樂又想到了青姐當時回憶的祖奶奶的一句話“青丘有大米”,這句話自己當時沒有多想,祖奶奶會關注大米嗎,大米,大米,不會是大秘吧?如果換成“青丘有大秘”是不是就完全對得上祖奶奶的身份和關注點了?難道口音的差異這麼大嗎?

這個問題先別想,否則又不知道跑哪裡去了,還是等青姐來了再問問吧!

他又回到當時自己在掛弓嶺的時候,看完了周邊的情況和他們說有遺址是因為那邊的地形和上宅文化遺址非常的近似,都是在水庫的下游不遠的地方,上宅遺址的上方不遠是海子水庫;那掛弓嶺的上游是漁陽縣水庫,下面在平坦的河谷或者是山坡底下極為適合先民居住,最主要的是這裡的傳說和地形形成有效的人文、自然的呼應,更何況自己轉到清水河邊那條主路的時候,看到旁邊寫著“火焰山北溝”,這火焰山不會就是旱魃弄的吧?

女魃出門必有遮擋,否則必是天火連連乾旱遍野,那不就是女魃出門所造成的景象嗎,其實說白了,所謂的出門天火連連必有乾旱其實就是太能打仗了,殺得赤血橫流啊,所以要趕緊進行遮擋,用河水沖刷!

那這是不是就是黃帝為了懲罰她而將她留在此地呢?而本來應該是承諾自己的閨女有什麼好處,最後沒有兌現,所以弄得自己閨女心裡很苦啊!

這麼看來,也只有女兒才有膽量給自己父親塑像塑的這麼醜吧,沒轍啊!誰讓人家是父女呢?不願意你拿人家也沒辦法!

不過他總覺的女魃不會長的真的那麼醜吧,還禿頂?黃帝的女兒會醜的一匹嗎?許樂不相信黃帝會讓自己丑的嚇人的閨女來助戰的,否則那就不是女魃的錯兒而是黃帝的錯了,那是不是因為被人訛傳為禿頂醜女,所以就把她爹給塑造成那樣了啊?很有可能,這就是報復啊!

另外就是當時的蚩尤據說是請了共工的後人夸父一脈,夸父身高馬大的,那應該是北方人吧,是不是和東北部的紅山文明有關係呢,是紅山女神派過來的人嗎,僅僅是利益的交換還是部落的需要?另外還有共工可是人首蛇身啊?這和媧皇啥關係,這是倆不同的部落啊?還有祖奶奶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和媧皇差不多呢?對了,我是不是什麼時候好像見過也是一個人手蛇身的女子罵一個和尚的?他感到很迷惑,這最後一個印象從哪來的?

不過,對於一些文史資料的內容記得不太清楚了,許樂搖搖頭,如果是現在就好了看個兩三遍就全記住了不會再忘了,回去之後要把所有涉及的書目都得熟記下來,否則手邊沒有資料很痛苦!

許樂把所有的周邊環境、故事全都捋了一遍,然後又掏出本來,把整個的地形、故事和連帶關係全部畫了一下思維導圖,合上本子放到包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睡覺!

凌晨兩點多,許樂躺在床上,沒幾秒鐘就睡著了,這幾天太累了!

夢中好像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環繞,好像是莫名的喜歡他的氣息,那種氣息很熟悉,睡眠中的許樂皺了皺眉頭,好像感覺到什麼白影在腦海中晃動了一下!

早晨卯時許樂醒來,收拾了一下,把龜石備好,穿上道袍,胸前揹著書包,拎著禪杖就走了出去!

他謝過店老闆,一邊走一邊想著,“後面得看兩本易經八卦的東西,那老道的道醫功不是有這些玩意嗎,真的看看,他說的挺對的,有時候不一定是要幹嘛,主要是不知道啥時候有用,否則能省下五十塊錢呢,那也算是勞動所得啊”!

他又直接上了西茅峰嶺,還是正對著黃崖關的方向,這個時候太陽已經約上了山巔,紅彤彤的太陽,旁邊圍繞著黃顏色的光暈,到時候這個時候黃顏色多一些,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黃顏色,更多地還是混合色,以紅黃為主!

他面對著太陽緩慢的呼吸,吞津咽液,行氣血做大搬運,現在已經穩固在兩週多一點,慢慢來還是可以的,有時候著急真的沒用,練功、修煉都一樣著急不得,功夫不到資質再好功法再好也沒用!

行功完畢後依然是拳術的修煉,然後他坐在晨曦中,默默地感悟著這自然和光線的變化,確實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如果可以的話,許樂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他想再呆一天,這樣就更有說服力了!

在晨曦中端坐的許樂,又有了那種呼喚的感覺,很親暱的感覺,就像是見到母親一般,嗯?不對,當初是不是自己被祖奶奶呼喚就是這樣的,只不過祖奶奶當時一直是呼喚我的,是有聲音的,而現在第一是沒有聲音,第二並不是對我這個人的呼喚,好像是呼喚和感應我身體裡的東西一樣!

他一下站了起來,向著那邊看去,那邊離著差不多兩三公里的樣子,是個山谷,那邊有什麼嗎?他感到很奇怪!

差不多八點多的時候,他順著東面的山坡往下走!

嘩啦嘩啦的禪杖的聲音在清晨的山間顯得那麼悅耳,一路走到馬路對面,然後看了看眼前的黃崖關,他繞到了黃崖關的東北後山,那一面山勢比較陡峭,但是對於適應了龜石的許樂來說還好,別當時在天雲山要強多了,他爬到黃崖關長城腳下,順著城牆一直向東走,有一塊好像是維修還沒有修好的豁口,現在修葺的人還沒有開工,他用禪杖頂著自己,用力的往上夠到了城牆的邊緣,慢慢地爬了上去!

站在修葺的城牆上,向東向西分別看了,架設在崇山峻嶺之中,號稱是北齊年間修建的,距今將近一千五百年了,大明就是在此基礎上修建的。它東接冀州馬蘭關,西接京都平峪的將軍關,全長實施多公里,有樓臺六十六座,即敵樓五十二座,烽火臺十四座。大明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

傳說是東側山崖的岩石多為黃褐色,每當夕陽映照,金碧輝煌,素有“晚照黃崖”之稱,關城因此得名。但是許樂現在已經確認,這個黃崖的黃字應該不是黃褐色的意思,是人為的歷史記憶的消除!

他順著城牆臺階下來,進入了長城圍繞的小村莊太平寨。這個地方控扼著黃崖關城東側的崇山溝谷,在太平寨長城遊覽的入口處的甕城前廣場上,樹立著戚繼光的石像,高8米有餘,身著戎裝,氣宇軒昂。太平寨以長城墩臺變化多端而聞名,有石條徹就的,有磚木構成的,有空心的,有實心的,有方有圓,形式多樣。

旁邊有個水關,是一座呈五孔橋式建築,是萬里長城中唯一水關。全長七十五米,通高十二米米。控扼泃河谷地,東連太平寨,西接黃崖關城。上有垛口、射孔,下有鐵柵欄,水能流而人馬不能越。戰時迎戰敵兵,平時駐關收稅。

許樂站在水關的旁邊,看著旁邊的泃河水聚集而成的楊莊水庫,被四周的綠綠的群山所環抱,太陽照射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他不禁有些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