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 圖騰崇拜話蟬猴(第1/3頁)
章節報錯
和如成共同騎了一段的路,許樂就和他分開了,分開的時候,如成跟許樂說:“哥,謝謝你了”!
許樂搖了搖手,一溜煙的走了!
“如成,人家現在宋主任可吃香了,你說這許樂說話管用嗎?”如成媳婦說道。
“許樂不是你叫的”!平常對媳婦說話很溫柔的如成對後面坐著的媳婦有些生硬的說道,他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是小樂哥從來沒有騙過自己,所以他也不知道是否可以!
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家都看著呢!
從北上營村到北埝頭差不多十多公里,很近,對於許樂而言。
“哥,咱們是不是看完這真的去縣城啊”?
“對啊”!
“你還真的幫如成媳婦說一下啊”?
“是啊,話都說了,對吧,成與不成的那也得去一趟啊,另外呢,正好我也有點事兒,順便幫爸爸買兩本書”!
“好哦,那有個事兒,我能不能跟你商量一下”?小意小心翼翼的說。
“嗯”!
“哥,我聽說縣城裡有那個叫什麼冰激凌的,我能吃一根嗎”?
“那不是一根,是一桶”!許樂笑了,“沒問題”!
“哦,謝謝哥!”
三十多分鐘就到了北埝頭!
北埝頭遺址位於興莊鎮北埝頭村西。是一九八四年發現的,為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發現灶坑、柱坑。出土陶器有圈足碗、深腹罐和石磨盤、石磨棒、石刀、石斧及部分細石器等。經炭十四測定為距今八千至六千年間。
大概等了半個來小時不到,可以買票進去了,還並沒有完全整理好,就是一個個的土坑,旁邊有個牌子介紹。
北埝頭遺址經過了兩次大的清理,在每個房址的地面中部附近,都發現了一個或兩個埋在地下的深腹陶罐,罐口稍露出地面,罐記憶體較多的木炭渣和燼土。在陶罐周圍的地上發現較多的紅燒土碎塊和頗具特色的一種灶膛。這些足可以證明,當時人們就住在這種籬笆牆式半地穴房屋中,過著一種氏族部落式的生活。
許樂帶著妹妹看完了遺址坑的情況,又去看那些石器和陶器。這些石器和陶器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生產工具。屬於生產工具類的器物絕大多數為石質,主要是打製、琢制、磨製的大型石器和一些細石器,共兩千餘件,有石斧、石鑿、石錛、盤狀磨石、石磨盤、石磨棒以及單面起脊斧狀器、砧石和石球。石斧是原始農業的重要工具,砍伐樹木、刀耕火種都要用斧,石磨盤和石磨棒可以用來加工糧食,研磨製作陶器用的泥料,而雙刃石斧則是當時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這些跡象表明,在當時那些已經具有固定居所的原始氏族部落,是以原始農業為經濟基礎的,同時,還存在著狩獵、採集等多種生產形式。
第二類:生活用具。這類器物皆為陶器,主要有深腹罐、缽、碗、杯、勺、器蓋等,大多數陶器都有紋飾,器形有明顯的地方特點。其中圈足器和深腹罐是上宅遺址陶器的代表器形,口沿特徵明顯,都是厚圓唇。從這些出土的陶器可以瞭解到,當時製陶技術已有一定水平,已經懂得一些陶器綴合修補技術。
第三類:裝飾藝術品。這類物品有空心陶球、陶海馬形飾、陶羊頭、陶熊頭形飾、陶塑豬頭等。石器中有耳形器、小石環、石羊、小石龜和石猴飾件。這些陶或石質的工藝品表明當時社會分工日趨精密,某些行業已出現了專門人才;同時,反映出數千年前的先民們,就已經具有了敏銳的觀察力與驚人的藝術造型能力。
許樂在這裡還看到了對上宅文化遺址的介紹,尤其是對這些藝術品,比如上宅陶塑豬頭是目前我國出土的年代較早而造型最精的一件工藝品,國內其它地區也出土過年代相似的陶豬頭,但是在製做精巧程度上,遠不能與上宅這件相媲美;而石雕小猴,則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最成功的石雕藝術品之一。它們把我國的雕塑史往前推溯了1000年。
另外還有些比較罕見的鳥形陶器,有鳥首支架形陶器、鳥首形陶柱和鳥首鏤空器。如:北埝頭遺址中的鳥首支架形陶器,從其形制觀察,圓筒形的壁比較薄,而且還有鏤孔,如果做為支座使用,支撐力是有限的,推測是一種祭祀用器物,而非生活實用器。這些器物表明,數千年前,平峪先民就有了“圖騰崇拜”祭祀活動。同時,這裡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燕山、燕地之稱謂,也可能與燕山南麓泃河河流域出土的這種鳥形圖騰標誌有著某種聯絡。
北埝頭遺址與上宅遺址還有冀州三河的孟各莊遺址都在泃河流域,出土的器物、年代較為相似、相近,因此統一命名為“上宅文化”。
許樂看完這些內容和起舞之後,覺得無論是前天看得上宅還是今天看的北埝頭遺址都基本上屬於山前臺地模型,已經出現了原始農業的萌芽,並且與圖騰崇拜精神活動有關,雖然自己前天寫的文章有些是屬於聯想,但有一些可追溯性;這一系列的文化遺址是可以作為北方草原地區與中原地區交流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