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的時候,許樂對爸爸說道:

“爸,我明天可能要出去了”!

“去哪啊,出去幾天啊”?媽媽先問到,好不容易兒子這是在家呆了幾天啊,咋就又要出去了啊。

“沒有,我就是在咱們這周邊轉悠,不去遠地”!

“哥,你都要去哪啊”?許意想著已經上完課了,可以和哥哥一起出去了!

“我想去海子水庫下面的下宅兒,然後去漁子山那邊的劉家河、軒轅臺看看,然後到大興莊鄉的北埝頭去看看,如果有時間再把旁邊的一些景點轉悠轉悠”!

“哥,我也去,我也去”!許意知道,只要哥哥同意了,爸爸和媽媽絕對沒問題!

“行,你可以跟我出去,但是我有個條件”!

“行,哥,你說,我都答應”!許意很堅定!

“這次出去之後,回來就要開始好好地複習了,高三其實新的東西並不是特別多了,大多數都是複習了,理科你沒問題,但是依然要加強題目的研究和思路的鞏固,文科我都講了方法了,那就得好好捋一捋了”!

“沒問題”!

“那成,你們是咋去啊”?爸爸問道。

“沒事,我們騎洋車去就成,明天早上我們七點就出發,先把這邊上的看看,回來的有可能會晚,然後再看看其他地方再說”。許樂說道。

吃晚飯,許樂自己坐在樹下的茶臺邊上,自己喝著茶,然後翻看著《黃帝內經》,都背完了,但是他還是在不斷的看,在翻書的過程中,不斷的體悟著《黃帝內經》核心到底是什麼?

確實是氣血強盛,但是御女是目的嗎?這絕對是胡扯!

只有妖精才能有這說法,從表象上來看確實是強身健體,但如果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黃帝絕對不可能專門向岐伯問這些問題,有可能會講到,但這絕對不是主要的內容。

號稱是華夏醫學界四大經典,無論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的排法還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的排法,《黃帝內經》都是妥妥的排名第一啊。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所以說,行醫保準是第一步。

但是,許樂還是覺得有些小瞧這部經典的作用了,這裡面不僅僅是有行醫的內容,同時還包括處理事兒、處理人際關係的一些道理,當然也有一些是糟粕,但整體而言還是有意義的!

可是總是不可能真的把自己培養成醫生吧,難道就是自己不斷的修煉,修煉到最後再說?

應該說如何認識和看待《黃帝內經》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是不是啥時候和陳英來聊聊啊?他有些頭疼!

突然聽到西院的豬仔的叫聲,他走了過去,這倆小東西長得挺快已經換了一個地方,在旁邊給他們為了一個豬圈,鋪了乾草,還搭了個棚子,一看見許樂來了,蹭蹭的往上躥,許樂給他們撓撓身子,倆小東西可高興了,特別的舒服!一副眯眯眼享受的樣子!

然後拍了拍就走了,那倆貨舒服的睡著了!

然後走到後院,看見爸爸那快開完了路,他跟著去幫忙,從後院開條路不能是筆直的,因為坡度非常陡,差不多得有七十度的傾斜度,所以得采用“之”字形,所以開啟路來就比較麻煩。許樂每天下午都幫著爸爸弄,山路開的相對寬一些,大概一米五,並排兩個人麼有任何問題。

今天應該就可以都弄完了!

都是開的上路,所以還好,不用鋪石板了,還不能磨得特平,要有一些凹凸的感覺,否則下雪了容易出事!

後面到時候在外圍就鑿一些眼兒,做一些鐵鏈護欄,這樣就安全了!

“爸,等上了這邊的山啊,我建議您沒事按照幾個方向,開幾條小路,就鋪些小石子,有那種感覺”!

“我明白你的意思,那個就不著急了,最主要的是開完了上山路,先弄一條到你練功那的路,算主路,然後再往外開叉”,爸爸說著!

“那條路還得兩天,不過不像這條登山路,陡,不好弄,那個就是開一下路好弄”!

“等弄完了就開始封外面的路”!

“小樂,那些珠子快弄完了啊,你回來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