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有結果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她沒有理會那幾乎大半本都被打溼的書,也沒有理會柳明河的呼喚,而是快步走到桌子的對面,在其中一個桌角前面,靜靜地蹲了下來,仔細觀察著桌子上的東西。
柳明河順著梁妙書觀察的方向看過去,那是……放置在桌子上的瓷土!
原本涇渭分明的兩小堆瓷土,因為她的偶然一推,混到了一起。而在瓷土不遠的地方,正好是系統給的那一小袋[工具包]。
梁妙書正在觀察著的,是她發現這一堆瓷土中,似乎有一些細微的東西,在隱隱朝著[工具包]緩慢地移動過去。
奇怪了!
工具包裡面都是一些小剪子、小匕首之類的鐵類物品,為什麼會吸引瓷土過去呢?
梁妙書伸出手,將那小工具包向後移了一下,原本移動地不甚明顯的瓷土堆,移動的軌跡更長了。
這下子更明確了!
工具包裡面,有什麼東西在吸引著瓷土中的物質!
梁妙書好奇地開啟工具包,像是第一次看到一樣,一件一件地拿出來,仔細觀察。
小剪子……小鑷子……小匕首……
最後,所有的工具都被拿了出來,梁妙書將裝著工具的袋子口朝下,只見一塊小小的黑色的鐵塊掉了出來。
那是……
吸鐵石?!
梁妙書將那吸鐵石拿在手上。
看樣子一直都在工具包裡面,因為個頭太小了,這才一直隱匿在工具包裡面,沒有被發現。
她將工具包裡面的這些工具,逐一放在離瓷土不遠的地方,觀察瓷土的反應。前面的幾個小工具放置,瓷土都沒有任何反應。直到將吸鐵石放在原位,梁妙書才終於又看到了期待中的反應!
吸鐵石……竟然在吸引著瓷土?
突然!梁妙書腦中靈光一閃!
瓷土中……有鐵粉!
她仔細回憶著峽關的原劇情。
原書中,峽關作為瓷器大鎮,雖然隸屬平洲,但百姓的生活質量卻比平洲高得多。
只因平洲這個地方並無特色,一沒有技術,二沒有特產。一年中大部分的進項,都要靠著與峽關的生意。而峽關更是獅子大開口,對於糧食等生活必需品,要價一年比一年高。
雖然平洲位高一階,但是平洲知府潘寶慶早就被峽關的縣令餵飽了。上下官官相護,中飽私囊,完全不顧下面百姓的死活。
百姓們求告無門,在一個極冷的冬天,凍死餓死的人遍佈街頭,哀鴻遍野。
喻妍菲和尚啟賢,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拆穿了潘寶慶和峽關縣令的齷齪交易,又憑藉著金手指和主角光環,雙雙打掉了這個魚肉百姓的賊窩。
但讓人不解的是,此事解決之後,潘寶慶卻被兩個主角保了下來。就連峽關縣令也在主角的庇佑下,不痛不癢地被朝廷申飭了幾句,過後直接按下不提了!只因關鍵時刻,峽關縣令向朝廷獻了一個寶物。書中並沒有寫明是什麼寶物,卻可以得知,那一定是個讓人無法拒絕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麼當初梁妙書看到這個情節的時候,並沒有拍手叫好,也沒有覺得大快人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