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妙書卻渾然未覺一般。

“鐵生膽子小,請陛下莫要嚇他。”

荀勇的心咯噔一聲!

完了!

就在荀勇以為皇帝要發怒,正準備跪下求情的時候,皇帝卻突然笑了出來。

“朕常聽謙老提起你,說你膽子大,敢想敢幹。朕本來不信。現在看來,果然是個膽大的丫頭。梁老教女有方。”

梁妙書一時有些猜不透。

教女有方?

這到底是損她呢?

還是損她呢?

“荀卿。”

皇帝突然換了話題。

“瀾元鎮的事情,你完成地很好。謙老的信中,也曾多次提到你。朕現在授你為工部員外郎,負責技術革新的一應事務,有什麼要求,你可儘管提出。另外,朕特授予你專奏權,有哪些官吏不配合,你可以直接上書給朕。”

荀勇眼睛一亮,翻身下拜!“臣遵旨!”

“妙丫頭?”

皇帝的話風一變,眼中略帶著意思促狹。

“謙老的信中,常常這樣叫你,朕也就習慣了。”

“你在瀾元鎮做的那些事情,已經初顯了一名官員的基本素質。朕本來想免了你在太學三年的學習,但是謙老堅決反對。”

皇帝的話突然頓在這裡,觀察著梁妙書的反應。

卻見梁妙書只是愣了一下,隨即從容地點了點頭。

“老師是對的。雖然我做了一些事,但也都是臨時抱佛腳,翻查資料得來的。若是直接授官,別說陛下不放心,學生自己也不放心自己。”

皇帝這下子放心了。

他故意將万俟謙的話告訴梁妙書,就是想看看她的反應。

如果梁妙書真的如謙老所說,有能力,知進退,又穩重。她就該知道,太學三年的實踐和考察至關重要。一個真正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好官,就該對自己將來要治理的這一片疆土和世情有足夠的瞭解。

關鍵是,不能急躁,不能貪功,不能近利。

索性,梁妙書剛剛的回答,讓他很滿意。

如果梁妙書聽到授官就表現得十分急切,得知万俟謙阻礙授官又對他抱有怨懟的話,那麼這個人,不管是誰的女兒,不管是做官還是入太學,都不宜再考慮。

“好,很好。”

皇帝又笑了笑。

“三日後的廷考,你就不用去了。”

梁妙書、荀勇和汪鐵生渾身一震!

瀾元鎮學子升入太學,為“大考”,透過大考,即為“準太學子”。到了京城之後,所有的準太學子還需要再參加一場分班考試,為“廷考”。太學分為“天、地、人”三個等級班,最終的成績,將決定他們最後在哪個班繼續做學。

雖然均為太學生,但天、地、人三個等級班的授課夫子不同,這將直接影響三年學成後的授官職位高低。

是以,雖然朝廷給了三天的休息時間,但雁歸苑的這些學子,個個都不敢放鬆,閉門苦讀。只要進到天字班,便是一隻腳邁進了內閣的門檻。

但現在,皇帝一句話,便讓梁妙書不用去考試了?

“陛下!小師父在瀾元鎮待的久了,許久沒有入宮,閒散慣了。如有衝撞,還請陛下看在她在瀾元鎮立了那麼多功勞的份上,饒她一次。但這個廷考,萬萬停不得啊!”

皇帝卻像是聽不懂一般,歪著頭問道:

“為什麼停不得?”

“這……”

荀勇被噎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