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噤聲看著臺上的局勢,眼中或多或少都帶了些熾熱。

先不說姚永昌的軍隊實力如何,就衝現在憑空多出了百人,光氣勢這一塊就贏了。

兩個宋集的嘴角現實露出一絲苦笑,隨後認真地看向姚永昌的身後。

最後只給出了四個字,不是千軍萬馬,不是氣勢磅礴,而是一盤散沙。

宋集得出的結論便是“一盤散沙”,別看姚永昌的軍隊看起來有模有樣,挺像那麼一回事,但真讓精通此道的人來評價,恐怕會比“一盤散沙”更為露骨。

不論從排兵佈陣,或是選擇兵種方面,都是下等,騎兵的優勢便在他的速度,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掌握進退,可現在是在比武臺上,由於距離受限,騎兵會處處受制,優勢蕩然無存,劣勢反而全部暴露出來。

而之所以姚永昌的這門功法被人稱為噁心、變態,實則是因為那些“散沙”源源不斷,量變產生質變,最後令人崩於疲憊。

對於宋集毫不留情面的評價,姚永昌只是一笑而過,並未記在心上,對他來說,書讀百遍,能夠紙上談兵足矣。

“殺。”

姚永昌一臉平靜,右手舉起側前方,無力地放下。

一瞬間,身後百人軍隊彷彿被點燃了一般,前方騎兵一拉韁繩,馬匹嘶鳴,已衝殺出去,聲勢浩大,緊跟其後的是持長戈的兵卒,整齊劃一,皮靴踏於沙土,鏗鏘有力。

可就是這樣的軍隊,眾人很快發現了問題,並且覺得宋集作出“一盤散沙”的評價很是恰當。

由於比武臺空間有限,姚永昌的騎兵才跑起來就已經到了邊緣處,前方的將士只得勒馬,可後到的騎兵卻不能及早發現這突發狀況,等發現前者已停,再拉韁繩已經晚了,直接將靠近邊緣的十多個騎兵撞了下去。

而那些掉落的騎兵,瞬間化為了黃沙,消失在眾人面前。

可臺上的混亂還未結束,騎兵約50人,分了三輪,前,中,後,中間部隊撞翻了前者,而後到的騎兵又將中間部隊撞了下去。

臺下,眾人啞然,這才剛開始,一大半的騎兵都沒了。

很快,姚永昌也發現了問題,既然騎兵不行,那便上步兵,只見空中破書一抖,又往下不停地掉落步兵。

可又出現了問題,騎兵的速度遠快於步兵,而那些騎兵掉下比武臺時,後方的步兵才剛到中間,兩個兵種間有了脫節。

宋集充分發揮著‘七殺閃’的能力,兩個假身吸引處於邊緣騎兵的視線,隱身的真身一掌,一拳,一腿,逐個將騎兵踢落下去。

下方的眾人直接說不出話來,沒想到剛才還威風凜凜的騎兵,此刻一個不剩了。

肖雨看在眼裡,心頭石頭卻沒有放下,眼下,受限制的騎兵消失,卻是多出了相同數量的步兵。

肖雨發現,之後出現的那些步兵,身穿藤甲,手握大刀,善於近戰,宋集麻煩了。

此時的宋集正在對付長戈步

(本章未完,請翻頁)

兵,精神高度集中,二人的比武臺多出了上百人,甚是密集,而宋集的真身雖然處於影身,但那些長戈肆無忌憚地大範圍橫掃,顯然不管是否會誤傷自己人。

短時間內,宋集一個不慎被長戈滑到了手臂,雖然只是輕傷,但對於這時的宋集來說無疑是大禍臨頭。

要知道宋集之所以能僵持這麼久,全是因為對方發現不了他的蹤影,但受了傷就不一樣,只要流下一滴鮮血,時刻留意局面的姚永昌會立刻知道他的方位。

到時候,宋集被像捅了馬蜂窩一樣,被團團包圍。

而宋集也發現了這點,卻是直接將真身暴露了出來。

眾人都產生了疑問,對於這時的宋集來說,最好的方法便是藉著影身狀態,擒賊先擒王,而暴露自己明顯太不理智。

果然,第三個宋集一出現,姚永昌立馬發現了,右手一揮,檯面上所有的步兵都向第三個宋集圍去。

接下的畫面如眾人所料,宋集陷入了苦戰,被近百個步兵團團圍住,裡三層,外三層,層層兵戈相向。

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是兩百隻手,很快,宋集身上的傷口越來越多。

可宋集彷彿不知疼痛,一掌打散一個步兵後,身後刺來一刀,宋集一個翻身,躲避過去,隨後在空中一腳踢斷湊上來的步兵頭顱。

不遠處的姚永昌平靜雙目看著苦苦掙扎的宋集,眼中多出了一絲憐憫,隨後看了一眼空中的破書,從中又掉落兩個一模一樣的步兵,加入了包圍圈。

臺下的肖雨看此時的宋集已經陷入了泥潭無法自拔,可他沒有認輸,所以他在暴露前肯定就想到了如今的局勢,以他的精明不可能會無的放矢,他肯定會有後手。

可是,他的後手又會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