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前,特戰軍區總部綜合七大戰區特戰大隊的建議,制定此次淘汰賽的比賽規則。

此次軍事比武大賽總計三項。

第一,30公里負重行軍,5.5公里40餘處“敵情”的偵察兵小道,10公里武裝奔襲。

第二,遠距離守候狙擊,模擬夜間500米狙擊,遊動靶移動狙擊。

第三,個人戰鬥搏擊能力。

如果前三輪比賽的結果,挑戰隊與被挑戰隊打成平手。

那麼,將進行加時賽。

加時賽採用雙方自由挑戰的方式進行。

自由挑戰賽的欄目可以為遠端射擊,也可以為個人徒手搏擊。

比賽的雙方,以抽籤方式決定誰是挑戰方和誰是被挑戰方。

挑戰方只出一名挑戰者。

而被挑戰方,可以有三名被挑戰者參與挑戰賽。

今天的這場軍事大比武,關乎著兩支隊伍的去留問題。

因此,七個戰隊的全體特戰將士們,磨拳擦掌,蓄勢待發。

歷屆這種軍演式的大比武都激烈精彩。

除了特戰軍區的高階將領,及軍部的相關人員。

還有一些觀眾前來觀看。

因為這種軍事比武是開放式的,且在公開性的軍演基地進行。

所以,軍隊內部人員極其家屬朋友,可以提前預約申請觀看。

此刻坐在指揮台上是特戰軍區的全部高階將領。

特戰軍區軍演部,還特別邀請了曾經任職於特戰軍區高層的一些軍部和其他部門要職的高階將領和高階官員現場觀戰。

列席主指揮台上的有,安保七局的郝天宇中將,天龍宮的韓平中將,李廷凱中將等等。

除了這些高階將領,高官要員。

還有,一些個人申請前來觀看的中級軍官,及軍部後代們就坐于軍演現場的觀眾席。

京都七大王之後,悉數到場。

這也是他們祖輩要求的三年一次的人生觀摩課。

馬旭、喬熙敏、張新城,包括寧廣天、吳俊峰等人一早就來到現場。

特戰軍區自建立以來,就設定了這樣體制。

目的就是為了激勵特戰軍區內部自我成長,自我競爭。

同時,向全軍展示特戰軍區每三年的進展和成就。

八點十五分。

參謀長郭長安代表特戰軍區司令部,做了軍事大比武前鼓舞士氣的演講——

諸位將士們。

你們所在的這片霸王山軍演基地,是當年龍國首席戰神一手打造的英雄之地。

我們的首席戰神,不僅打造了這塊精英輩出的實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