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往的經驗,天有大旱,或者洪水來襲,更有甚至還有土龍翻身,瘟疫出現。

每當這些災難發生的時候,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這些都需要銀子來解決”

這時,有個大臣站出來說道。

“不錯,誰也不知道天災什麼時候來臨,必須防患於未然,保持國庫庫銀充足才行”。

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說道。

“可笑”

聽到這些話,雲玄冷哼著。

這都是什麼狗屁理由,怎麼不把地球毀滅也算進去呢?

這些自然災害數年難得一遇,就算發生又如何跟邊境士兵相提並論呢?

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能充當士兵。

再說了,之前發生如何解決,現在難道就不行了嗎?

“胤親王難道有什麼高見嗎”

聽到雲玄這話,這些效忠於太子的大臣心中不悅,面露慍色。

“這些災難數年,甚至十餘年難得發生一次,如何能算進來。

就拿最常見的大旱或洪水來說,都是三四年才會出現一次,如此漫長的時間。

在父皇英明的領導下,孜孜不倦的推動新的政策下,百姓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稅收也會越來越多,換句話說,國庫只會一年比一年有錢。

這些士兵冬季物資加在一起也不過多了幾十萬而已,跟國庫比起來簡直就是微不足道。

而一旦士兵沒有充足的衣服抵禦寒冷,在北方那種凍死人的天氣中,一旦身體出現問題。

基本上就得死,萬一這個時候遊牧民族悍然發動攻擊,攻城略地掠奪糧食怎麼辦”。

“胤親王此話本官不敢苟同,在陛下的治理下,國家蒸蒸日上,實力愈發強大,那些遊牧民族早就不敢越過邊境一步。

就算發生戰爭,朝堂之上這麼多肱骨之臣,天下如此之多的百姓,難道還能讓區區野蠻人打進來不成”。

“按照你的意思,寧願發生戰亂,無數百姓橫死,也不願意讓前線士兵能夠有暖和的衣服穿嗎”?

【就憑你們那廢材的後代,讓他們拿起武器保家衛國嗎?】雲玄心中冷哼著。

“胤親王可不要亂說,本官絕沒有這個意思,只是順著胤親王剛才的話而說的”

說話的這位大臣可是一位老臣了,經驗豐富,不是雲玄幾句話就能嚇唬的。

“如今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庫裡面的銀子再多也不過就是一堆石頭而已。

要是能將這些石頭換成衣服,讓前線士兵能夠穿上溫暖的衣服,這才是這些石頭的價值”。

“父皇,兒臣以為鄭大人的提議應該允許,前線計程車兵乃是國家安危第一道門戶。

正所謂唇亡齒寒,唯有將唇呵護好了,才能保護牙齒不受外界的傷害。

唯有強大的軍隊,才能震懾虎視眈眈的遊牧民族,才能震懾那些意圖顛覆朝綱的蛀蟲。

若是士兵倒下了,那就是民之苦難,國之悲哀”

在跟這個文臣說下去,到天黑也沒有一個定論,雙方都有各自的道理。

互相誰也不服誰,爭辯下去毫無意義。

“父皇,兒臣贊同胤親王所言,邊境士兵乃是守護楓落第一道防線,唯有他們穿的暖和,才能更好堅守崗位,才能震懾虎視眈眈的遊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