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雲玄的目光變得古怪起來,好像再說:你是個傻子吧。

就連皇上此刻也是無比震驚,太子提出來的治理難民的方法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樣,可怎麼到雲玄的嘴裡就變成危害江山社稷的行為。

不過越是這樣,皇上越開心,因為雲玄絕對有著自己的想法,不然不會擋著文武百官的面說出這樣的話。

“要是太子跟雙王的計策是危害江山社稷,那不知道四皇子您有何妙計”

這是,有大臣站出來反駁雲玄,在他們看來,無論是太子還是雙王。

他們提出來的計策都是最好的選擇,從古至今治理難民都是這樣的,要是太子跟雙王的計策有不對的地方,百官豈會不知道。

“妙計談不上,倒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問你,你為何覺得太子跟雙王的計策就是正確無誤的”雲玄看著那位大臣說道。

“從古至今,凡大旱大澇,不都是這樣處理的嗎”大臣說道,眼神中充滿輕蔑,連這個都不知道,還敢口出狂言。

“從古至今,便對嗎;從來如此,便對嗎”雲玄厲喝。

“四皇子要是有良策那就說出來讓我們大家都聽聽,看看您的計策是如何比太子跟雙王還要高明”大臣站出來,一語雙關說道。

“在我看來,想要解決南方這次重大的天災,幫助數十萬的百姓渡過難關,其實很簡單。關鍵就在於兩個字,一位糧,二位錢”

“只要糧食到位,銀子到位,那麼這次的災情便輕鬆解決”雲玄說出自己的看法,很簡單,跟太子以及雙王說的一模一樣。

“我還以為四皇子有何妙計,這不跟太子以及雙王說的一模一樣”大臣不屑的說道。

“這世間沒有什麼事情不是糧食跟銀子解決不了的,這位大臣,看事情不要看的這麼近,顯得沒有文化”雲玄嘲諷說道。

“那就請四皇子明示”剛才那位大臣本想繼續反駁雲玄,不過看到主子的眼神後收回想法。

“糧食跟銀子看似輕飄飄幾個字,可是想要徹底解決難民問題,卻又不光是糧食跟銀子的問題。太子以及雙王說的,在我看來太過於片面的,他們寄希望於朝堂有足夠的能力提供銀子跟糧食,可如果朝堂不能提供足夠的糧食跟銀子呢”

“那麼太子跟雙王說的辦法毫無意義,甚至我們之前投入的糧食以及銀子都全部打水漂,到時候我們拿不出來銀子跟糧食,百信會怎麼看待朝堂”

“那依四皇子之見,我們應該怎麼辦”有大臣琢磨雲玄說的話,細細一想還真是這樣。

“首先,我們的迴歸到現實問題,第一,朝堂能拿出的糧食是多少,足夠數十萬的災民吃多長時間。第二,國庫能拿出多少銀子送到災區,幫助百姓建立房屋跟建築”

“戶部尚書,這次災區需要多少銀子,國庫能拿出多少銀子”雲玄看著百官說道,目光掃視著,雲玄還不知道誰是戶部尚書。

“這次災情十分嚴重,涉及很多地區,想要完全解決災情,需要五百萬兩,國庫能拿出三百萬兩”戶部尚書站出來說道。

“好了,現在我們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剩下的二百萬銀子,至於糧食我相信是夠的,不夠的話你們也會從別的地方弄過來,畢竟秋收要到了”

“我想請問太子,剩下的二百萬兩銀子如何解決”

雲玄問著太子,其實雲玄不問也知道,太子的計策估計就是募捐。

要知道二百萬兩的銀子不是一筆小數目,不管太子能不能拿出這麼多,他都得聯合其他大臣,藉著募捐的名義拿出一些銀子。不過在雲玄看來,哪怕一人拿一萬出來,都不一定湊齊二百萬兩。

再說了,太子跟雙王還有一些權臣拿出一萬兩或許還沒有人多說什麼,可是讓一些年俸只有幾千兩的官員拿出一萬兩,怎麼可能。

別難民的問題沒有解決,冒出一大批官員貪汙,中飽私囊的問題,那就是一個笑話了。

“孤打算以身作則,減少東宮的開支,在號召文武百官以及國都商人,國難當頭,他們也不會拒絕的”太子眼神一震,隨後說出自己的計劃。

你可真的能吹,要是商人真的這麼大公無私,國都三大世家,別說二百萬兩,就算是五百萬兩都能拿出來,何須現在這樣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