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登基半年後,終於答應給王崇文平反,恢復名譽,此時他已病死一個多月了,

這個時候,仇士良殺了最後兩個政敵:樞密使劉弘逸和宰相李鈺,在大行皇帝的入葬大典上,仇士良揪住兩人的一點小過失,不依不饒,最終逼得劉弘逸自裁,李鈺被活埋,

至此,仇士良的勢力已經達到了巔峰,至少在表面上他已經沒有了敵手,

但隨著共同敵人的消失,他和李炎楊昊之間的政治聯盟也隨之宣告解散,而以宜春公主李晴出家為界,兩股勢力在大明宮重新擺開了戰超開始新一輪的權力角逐,

起初,仇士良是以答應李晴下嫁為誘餌才說服楊昊答應跟他合作,合作的內容十分廣泛何而龐雜,如推立李炎為新君,如答應仇士良和平引退,如推舉吳臣上位,如保證新君上位後不翻案不追究,……

後因張伯中的反叛,楊昊被困醴泉大營,為從長安城中購糧而不得不對仇士良做出一些讓步,其中一條,當時看似枝末小節,現在看來卻是仇士良精心設計好的一步棋,

最初楊昊和仇士良達成的協議中,明確規定,仇士良有責任將宜春公主李晴平安無恙地送到楊昊手中,換句話說,在此之前楊昊不需要做任何事,只須養足精神坐等進洞房睡新娘即可,現在仇士良拿住楊昊急於從長安購糧有求於他的時機,將這一協議改為由他出面促成太皇太后郭氏答應將李晴許配給楊昊,至於如何下聘娶親等雜務他不再過問,

要娶一位公主進門當然有一堆麻煩事,仇士良甩手不管,無疑是個明智的選擇,於情於理都能說的過去,

當然以仇士良的城府和謀定後動的行事作風,楊昊還不至於幼稚到認為他僅僅是出於麻煩才甩手不管的,高手下棋動步必有後招,

楊昊和仇士良雖然在真正的棋盤上都是臭棋簍子,但他還是相信仇士良在某些場合是頗有名手風範的,

但當時情勢是何等緊迫,若無糧食,幾萬大軍分分秒秒都有崩潰的危險,楊昊即使想到仇士良這看似風輕雲淡的一招背後必藏有狠招殺機,也只能解讀為這是仇士良留的一個伏筆,或許在某年某月後會發作,但不損及當前,

於是,他答應了,為的是避免節外生枝,

現在看來,當時的預感沒有錯,但,做法卻是錯的一塌糊塗,

李晴還掌控在仇士良的手裡,被他視為牽制楊昊的唯一砝碼,因此即使太皇太后同意,皇帝也下了旨,她的出嫁之路仍然阻礙重重,

仇士良太需要這個砝碼了,他必須得儘可能長地留住這個籌碼,

自開春起,大明宮裡刀光劍影,殺的人頭滾滾,新君李炎不管不問,遠在西北的楊昊也一直在作壁上觀,任仇士良殺了李溶,殺了李成美,誅盡楊黨,甚至連早已不存在的楊妃,也讓他“殺”的灰飛煙滅,

有人解釋楊昊按兵不動的原因是說,仇士良所殺的這些人,也是李炎和他這個新任寶曆社大總管想殺的,仇士良殺的高興,他們看的也起勁,

刺馬營在與閹黨的纏鬥中已經佔盡了上風,昔日的敵人現在是他們的盟友,而曾並肩戰鬥的弟兄現在則成了不斬盡殺絕誓不罷手的死敵,何況開成大和兩社至始至終也算不得寶曆社的盟友,

還有一個原因,或許也是更加接近真相的原因,那就是李晴還握在仇士良的手裡,楊昊投鼠忌器,暫時還不敢有所動作,至於李炎,他暫時還無力與仇士良抗衡,

人們判斷,只要李晴一日還在仇士良手裡,雄踞西北的五軍大元帥就不會有什麼大動作,除非他對那位命運多舛的公主已經失去了信心,實際上這也是仇士良所的的,為了讓李晴既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不至於讓對手覺得圖謀無望,而轉身離去,

仇士良還是頗費了一點心思,一面他軟硬兼施,說服太皇太后郭氏答應將李晴下嫁西寧郡公為妻,一面又略施小計,鑽了一個小空子,在李晴出嫁之路上佈設了一些小障礙,

按照楊昊最初的設想,在王崇文活著時,就設法解除他們之間的婚姻關係,不論逼迫王崇文休妻,還是公主休夫,總之在王崇文死前,還李晴以清白之身,

然後,王崇文的死與活就與自己的這場婚姻無關了,而且楊昊相信,和李晴解除婚姻後,王崇文的身家性命將更加有畢,他甚至還設想到時還王崇文一個清白,讓他做個別駕,安安穩穩度過後半生,

但是,仇士良玩了一個小花招,在王崇文暴死之前,他沒有解除李晴與王崇文之間名存實亡的婚姻關係,

看起來這也沒什麼,如果李晴能順利出嫁,離婚手續可以後補嘛,誰讓王崇文是階下囚,老王家又沒人了呢,

仇士良覺得自己再怎麼折騰,也沒人會(敢)說什麼,

大唐的公主離婚改嫁的比比皆是,夫死再嫁的也數不勝數,

王崇文是個罪人,雖然新皇帝給他平了反,那也只是個庶人,配得上公主嗎,配不上,

離婚再嫁不是問題,丈夫死了改嫁也不是問題,問題是凡事得有個度,度怎麼掌握,就是行事不要有明顯逾禮之處,

何為禮,禮者理也,天地迴圈之道也,貴為天子也要講理尊禮不是,就算心裡再不以為然,面子上的功夫總得做做吧,

我大唐盛世,文化昌明,寡婦並無要為死去的丈夫守節的臭規矩,夫死婦改嫁乃是人之抽,百姓之女尚且做得偏皇家女兒就做不得,這個拿不上臺面嘛,

可若是丈夫屍骨未寒就忙著改嫁,這個,就算是賤民百姓亦不屑為之吧,

想一想你又著什麼急呢,怕天下男人死絕了,還是怕天狗吃了日頭沒明天了,

你皇家女兒即便不為天下臣民做出榜樣,至少也不能拖後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