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目標,大石城!(修訂)(第1/2頁)
章節報錯
巨龍之後必須給它尋找一個恰當的目標,否則,沒頭沒腦地亂撞,除了可怕的自我毀滅,還會連累騎在它脖子上的人
大同川的新霸主楊昊現在就急切地要給他座下的“巨龍”尋找到一個新的恰當的目標絕不能讓這部龐大的嗜血機器停下來,否則他將無法駕馭它梁歡在新繪製的《北國萬里江山圖》前思考了兩天一夜,終於把目光瞄向了大同川七百里之外的大石城
大石城是回鶻人的附庸,這個草原上的人都知道,他們向回鶻人稱臣納貢,卻欺壓四周的小部落,因為背後站著回鶻這隻虎,他便狐假虎威地肆意欺凌奚人突厥人沙陀人,甚至契丹人大石城的確是座城,它的規模據稱在草原上僅次於回鶻牙城而屈居第二不過許多人都知道牙城實際上算不得一座城,它的四周沒有城垣而只有深溝和木柵,大石城的四周卻圍著高高的城牆,據說它的厚度和高度可以與赫連勃勃大王的無雙城相媲美
大石城號稱有百姓七萬戶,以堅昆人居多,雜有沙陀人,契丹人,奚人,亦有少量唐人和回鶻人城主歷來由堅昆人承襲,其官有宰相都督長史將軍等宰相七人,都督三人,皆領有自己的軍隊;長史十五,將軍無定員
楊昊之所以決心攻打大石城是因為其宰相隱逸啜所獻的一幅《大石城圖》
隱逸啜本是回鶻貴族,獲罪而避難大石城,改換名姓,儀仗財富攀上宰相高位為保權位穩固,遂不惜重金為獨子昆德勒聘城主之女涼顏為妻,城主克拉熱收了他的聘禮卻又反悔,反將涼顏嫁給了都督陸蒙陸蒙本沙陀人,曾在朔方振武等鎮軍中效力,因久處唐地,遂改漢姓陸,與沙陀人朱邪赤心有舊,而隱逸啜當政時力主與朱邪赤心絕交而與回鶻人親近,兩人政見不和,私交尤差,部曲童僕經徹鬥
克拉熱此舉不僅讓隱逸啜覺得顏面掃地,更讓他驚恐不已,若城主克拉熱與都督陸聯起手來,則自己就身處險地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反擊他借出使回鶻都城之機,秘密會見了回鶻宰相掘羅勿,向他求救掘羅勿此刻因與回鶻王族闔馺特勒走的太近,而被彰信可汗盯的死死的,有心幫忙卻不敢有所動作,他便答覆隱逸啜說:“我不便動手,你可假手他人大石城日漸坐大,早已為人嫉恨,我想不管是契丹人還是唐人攻打他,都不會有人救援他的”
隱逸啜又問他:“如果沙陀人插手怎麼辦?”
掘羅勿答覆道:“三十萬天狼軍不會答應他踏入草原半步的”
隱逸啜由此下定決心尋找外援與克拉熱及陸蒙開戰他經過半年挑燻終於選中了新近在大同川崛起的楊昊他選擇楊昊的理由有四點:他跟克拉熱不親,與沙陀人有仇;他是契丹人,又新近歸附了大唐,他出兵,契丹和大唐都不會有什麼意見;他的六萬騎兵足以對付陸蒙的兩萬精銳騎兵;他善於攻城,克拉熱家族費時百年修築的大石城的高牆擋不住她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他是契丹人,回鶻人不會喜歡他,不會重用他,他的軍功越大越會招來警惕的目光,而若他表現的無能,則會遭致歧視和嘲笑
不過要請動他,代價也是不菲的隱逸啜答應楊昊:“只要不騷擾我的府郜城破之後你可以自由搶掠三天”
楊昊說:“那我要先看看這三天我能得到些什麼我不是叫花子,一堆破銅爛鐵我可沒興趣”
隱逸啜說:“非常樂意接待您的使者,為表誠意,我贈給您兩枚銅章,佩戴他們,你可以在城中任意走動,甚至到城主的家裡去轉轉,當然我勸你最好不要去,那裡的狗特別不喜歡契丹人身上的怪味”
楊昊生氣地說:“我們已經歸附大唐,我們是唐人不再是骯髒的契丹人!”
隱逸啜高興對他的兒子說:“你看,這是一個以做附庸為榮的傢伙,恬不知恥”
昆德勒問:“那我們為什麼要跟一個無恥的傢伙合作呢?”
隱逸啜笑著說:“這樣我們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我們所要的不過現在為了誠意,我必須把你交給他們做人質”
昆德勒的地說:“如果他們反悔怎麼辦?如果他們要殺我怎麼辦?”
隱逸啜寬慰他的兒子說:“無須的我的孩子,有三十萬天狼軍給我們撐腰,他們會永遠奉你為上賓的”
於是昆德勒就以出使大唐為由到了楊昊的軍營中,而楊昊派出的密使則進入了大石城,密使此行的目的有三:一,查驗大石城人口戶數及財富;二,驗證《大石城圖》所載城防體系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三,弄清大石城上層之間的關係楊昊交給使者的任務中沒有包含刺探軍情一項,他有他的考慮
在使者沒有回來之前,楊昊還要做一外更重要的事:盡全力收攏豐州舊部
要攻打大石城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後方,攻打和守衛中受降城和豐州這樣的城池,現有的兵力既不夠用,素質也不能擔當派去陰山的使者已經出發半個月,至今杳無音訊楊昊倒不的經濟武備兩學堂的學生因為無法生存而愧,果然那樣的話,請他們回來也頂不上大用處,他的的是他們的翅膀硬了,要獨自遠走高飛了
而派去邀請孟明餘炎爐程克領等人出山的使者,也杳無音訊楊昊幾乎要失去耐心了:難道豐州對自己來說剩下的只剩一場夢了嗎?
轉眼就到了秋季,草黃馬肥之時跟隱逸啜約定的攻城時間只剩下一個月時,孟明來到了大同川,他騎著一匹栗色的河東馬,帶著三百名彪悍的武裝部曲,領著自己肥胖的妻子和肥嘟嘟粉嫩嫩的女兒
楊昊望著他的那些彪悍的部曲,說:“你不是卸甲歸田了嗎?這些人都是你的莊客?平日都用弓箭和刀種地”孟明嘆道:“世道艱險,有心種田,別人不讓,只好重操舊業,混口飯吃,他們追隨我我怎能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