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烏隗部的新首領
章節報錯
在小德牟丟下武器下山投降後,鷹牙卻背信棄義地將之絞殺,小德牟的部屬責問鷹牙背信棄義,鷹牙則辯稱是和棟密令他這麼做的,否則他的妻小父母都將被處死。
已經不能說話的烏葵達襄聽聞這些訴說,不禁老淚縱橫,八大長老對和棟的態度也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他們同情小德牟的遭遇,指責和棟的心狠歹毒,不顧兄弟情義。而小德牟的母親和妻女悲傷的哭泣聲,更使得氣氛沉重起來。當晚,山下起火,火借風勢向山寨蔓延,巡防營報稱在山寨的後山發現了一支來路不明計程車卒,正試圖靠近山寨,只是因道路不熟被打退,他們將射殺的兩名士卒的屍體帶到烏葵達襄面前。
經過八大長老的檢驗,確認是和棟的手下無疑,八大長老據此斷言和棟要殺人滅口,用意是奪取烏隗部的最高權力。他們建議烏葵達襄立即從後山下山,去投奔與烏隗部友好的乙室部。楊昊不同意這麼做,理由很簡單,小倉山四面被圍,已經沒有下山的路。
事情陷入了僵局,這時一位長老建議楊昊率寨兵從山南佯攻,做出要下山的假象,而由他護送烏葵達襄從後山出逃。看起來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但難題隨之而來,寨兵只有區區數百人,又要分兵兩路,兵力太少,佯攻根本起不了牽制吸引敵軍的目的,兵力投入太多,護送龐大的家屬撤離也不敷使用。烏葵達襄上山之後,陸續也有一些追隨者跟到小倉山,這其中有他的五個營的侍衛親軍,也有其他部民。
考慮到混亂局面下敵我難辨,加之山寨地域狹小,楊昊沒有同意他們進駐山寨,而讓他們在山寨外的山溝裡安營駐屯。和棟圍山之後,其中有一部分便歸降了和棟,另外還有一部仍駐紮在山溝裡。一位長老提議將大汗的權力之戒鷹虎狼戒賜給楊昊,由他下山招徠舊部共同擔負其佯攻掩護的重任。
鷹虎狼戒是烏隗部最高權力象徵,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範,除首領外,任何人未得八大長老的公議同意,不得佩戴,即使佩戴也不產生絲毫效力,且以僭越之罪將被處以最嚴厲的懲罰。反之,若得八大長老的公議同意,則佩戴者擁有與首領同等的權力,甚至在與首領產生分歧時,有最後的決定權。烏葵達襄雖不能言語,神智卻還清醒,他自然知道失去鷹虎狼戒意味著什麼,也知道楊昊得到它之後意味著什麼,因此在長老提出建議後,他就像一尊雕像一樣,呆坐在那,沒有任何表示。
他究竟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人們緊張起來。如果沒有首領的同意,就不能提起將鷹虎狼戒授予他人的議案,這是鐵規。所有人都緊張地望著烏葵達襄,望著那張扭曲、可怖的臉,屋裡太安靜了,幾乎能聽到每個人的心跳聲。
楊欣端著湯碗走了進來,感受到這種緊張的氣氛,她略略猶豫了一下,還是走向烏葵達襄,在他的面前跪了下來,放下湯罐,倒出藥湯,吹去浮皮,把藥碗舉到祖父的唇邊。烏葵達襄呆滯的目光閃動了一下,他盯著楊欣,楊欣還之以淺淺一笑。她已經得知小德牟被害的訊息,也痛哭過一場,現在她是強裝笑顏,為的是不刺激自己重病未愈的祖父。
烏葵達襄的眼神突然變得生活起來,勉強喝完湯藥後,他向八位長老的首領遞了個眼神。多年合作的老夥伴心領神會,於是眾人正式開始討論將鷹虎狼戒授予他人的可能,決議很快得出:授予烏隗人的女婿、小倉山寨主楊昊鷹虎狼戒,要其招徠後山各部,在三更後向南山之敵發起攻擊。八大長老則將護送烏葵達襄及兩房夫人下山去投奔乙室部。
楊昊未作絲毫推讓就領受了那枚象徵最高權力的鷹虎狼戒,當他從首席長老手中接過沉甸甸的戒指時,和烏葵達襄的眼神對了一下,他的心驟然一緊:他對自己充滿了敵意。
幫助烏葵達襄平定和棟的叛亂,楊昊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這中間擊破和棟所部大軍只用了一天一夜,和棟殺兄迫父,已犯了大忌,他所依賴的六營鐵騎在烏葵達襄的老爺兵面前出人意料的竟然不堪一擊。應泊川大戰後,和棟大敗特輸,不光輸光了本錢,也輸光了信心,現在他只剩遠投他鄉這一條路。從內心深處來說楊昊並不想殺死和棟,兔死狗烹的道理,他還是心理有數的,雖然有鷹虎狼戒在手,但他的地位並不鞏固,他還需要時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追擊和棟的戰役斷斷續續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
時間拖得如此之久,讓吳成龍對楊昊不覺刮目相看,他對楊昊的看法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他感受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在經歷了一番磨難後,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在楊昊興致勃勃地在大草原上玩著貓鼠遊戲時,吳成龍三進三出大草原,每次回到大草原,他都有一種新的感覺,歲月和苦難已經把這個男人雕琢的成熟圓潤,他像蛇一樣一年之內他連續蛻皮三次,脫去了青蔥與莽撞,換上了堅韌和銳利!
“是時候了!”
吳成龍覺得自己花任何代價栽培這個年輕人都不會吃虧,不久的將來,這個年輕的男人將會加倍地償還回來。
楊昊這一年確實獲益良多,也困難重重。他借追擊和棟而擴張自己實力的策略沒有錯,但理想是理想,現實是現實,如果沒有外部因素的介入,他的這種考慮不可謂不高明,然而問題是,螳螂在捕蟬的時候不遠處總有一隻虎視眈眈的黃雀。楊昊現在就是那隻螳螂,他的身後就有黃雀,而且是七隻黃雀,這七隻黃雀的名字分別叫:迭刺、乙室、品部、楮特、突品不、捏刺、突舉。而原本和烏隗部最親密的乙室部現今卻成了那隻最兇狠的黃雀!
又是一年的秋季,膘肥體壯的草原各部準備南下打草谷。就在楊昊即將完成對烏隗部最後改造的時候,走投無路的和棟在天怒河畔自殺了。
自殺是草原上流行的說法,楊昊自然不相信那個跟自己周旋一年,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從未言敗的和棟會選擇自殺。他讓臧龍秘密展開調查,臧龍的能力與內寺坊的那些人自不能相提並論,但經過一番努力,還是大體弄清了和棟的死因,和棟並非是自盡,他是被乙室部暗殺的!他喝了乙室人奉獻的一壺蜂蜜水後便嘔血不止,旋即暴斃。
乙室部為何要殺和棟,楊昊心知肚明,和棟一死,烏隗部的內亂從此即告平息,烏葵達襄自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回來做他的首領,寄人籬下一年有餘,烏葵達襄免不了要給予乙室部以必要的酬答。僅僅是酬答倒也罷了,現在的問題是,在烏葵達襄避難的這一段時間內,烏隗部的軍政大權實際上是落在一個漢人女婿的手裡。這個漢人現在羽翼漸漸豐滿,十二營老爺兵,至少有四個營的主將換成了他的心腹,這四個營都是實實在在的主力營。
大權旁落是烏隗部首領最不能容忍的事,他急切想奪回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欲達目的他只能依賴外力,現在他可憑藉的外力也僅僅只有乙室部一家。
乙室部的如意算盤是,如果烏葵達襄是他們出兵護送回去的,那麼他們將對烏葵達襄施加無與倫比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將隨著烏葵達襄油盡燈枯後,新繼承人繼位時達到頂峰,那時烏隗部將徹底變成自己的附庸。
楊昊的應對之策是讓人暗暗放出訊息,將乙室部暗殺和棟的事情透露出去,烏葵達襄對和棟是愛憐有加的,他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兒子死於乙室部之手,但懷疑只是懷疑,自己如今寄人籬下,身家性命都繫於人手之際,他是無法做出什麼出格的表示。
然而此時,一件意外的事情卻讓這種微妙的平衡徹底打破:烏葵達襄突然暴病於乙室部。
烏葵達襄的暴卒與楊昊並無絲毫關係,實際情況是,楊昊接到吳成龍的一封密信後,立即召集八大長老和十四營營主商議迎接烏葵達襄回鸞主政之策,為了避嫌,楊昊主動將鷹虎狼戒交還給了八大長老,自己帶著楊欣和歷次征戰時得來的金珠財物退回了小倉山。這些金珠財物數量巨大,是一年內楊昊征戰各地時的掠奪。
八大長老代表烏葵達襄好言撫慰了楊昊,併力邀他出任夷離堇,卻被楊昊婉言拒絕了,為表示誠意,在他回山的同時在戰爭中被他提升的四營主將和營中骨幹也一起辭職追隨他回到了小倉山。只是為了護送所攜財物的安全才調遣了一個營的兵力護送,這個營的營主卻是一向被視為是烏葵達襄的心腹親信。
楊昊還沒有回到小倉山,烏葵達襄暴死的訊息便傳遍了烏隗部,萬眾震驚之餘,另一則足以點燃復仇怒火的訊息也傳遍了整個草原:烏葵達襄是死於劇毒!
那枚代表著烏隗部最高權力的鷹虎狼戒指很快又回到了楊昊的手指上。八大長老泣血懇請他:統我精兵,領我兒郎,擊破乙室,血債血償!
在很多人看來,這絕對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即使沒有內部烏隗部與乙室部實力懸殊也是十分明顯,前烏隗部只有不到兩萬騎兵,而乙室部擁有的騎兵則超過三萬五千人,何況他的背後還有耶律家聯盟,聯盟的兵力不下二十萬人!楊昊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有恃無恐地要求八大長老選舉自己為烏隗部的首領,沒有任何理由,憑著自己是老首領唯一的沾親帶故的親戚。
八大長老無從選擇,只能答應,但為了限制這位來路不明的新首領,八大長老邀集族中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當眾制定了一份血誓盟約,要求楊昊當眾發誓,永遠不背叛烏隗部。楊昊立即答應,他取了一個烏隗部人的名字:加勒古杜。語即“來自南方的孤雁”。
現在楊昊就以烏隗部新首領的身份發號司令:乙室部是烏隗部永恆的敵人,除非他們消失,否則血戰不休。
與乙室部的戰爭並不順利,都說哀兵必勝,那也是需要條件的,在實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偶然的區域性勝利並不能改變全域性的頹勢,不過楊昊並不在乎這些,他關注的是戰爭的過程,換句話說,他更關心的是如何透過對乙室部的戰爭,把烏隗部真真正正地改姓楊。存了這份心思,事情的發展就順暢起來,烏隗部正處處打上“楊記”烙印,在第一場雪飄落草原時,烏隗部的十四個營(其中七個營已經名存實亡都改編成了楊家軍。
一切都已成熟時,一場大勝利不期而至,在磨刀河畔,楊昊巧設騎兵截殺了乙室部的兩個小王子,不僅奪回了烏葵達襄的屍骨,還將被乙室部人掠去的烏葵達襄的親眷姬妾也一併奪了回來。他現在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片縱橫幾萬裡的大草原上,人才是最寶貴的,有人才有一切!女人,可以生育的女人就是萬物之本!
老首領已歸天,他的女人順理成章地就成為了新首領的財產,至於如何處置,完全是新首領自己的家事,外人無權置喙。楊昊把她們分成兩個部分,能生育的,一概配人,年老不能生育的留養老人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樣的安排不免要惹出一些閒言碎語,但既無人反對,就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
做完這件事,楊昊率領八大長老和十四營營主在磨刀河畔設壇祭奠烏葵達襄,為了凸顯十四營營主的地位,楊昊一改舊制,將十四營營主的班序提升到與文官並列,形成文武對峙的局面。
十四位營主現在都是楊昊的心腹,他們地位的提升間接地也鞏固了楊昊的地位。從這一刻起,契丹的烏隗部已經正式改姓了楊!
所有這一切做完之後,楊昊下令,舉族遷往大青山,理由是躲避即將到來的嚴寒,在此之前草原上盛傳,這一年的冬天草原上將颳起一場數百年罕見的大風雪,人可以不懼任何強敵,卻不能不畏懼上天。在上天的yin威面前,人最好的選擇還是敬而避之。
沒有人反對,也沒有人敢反對。南遷的命令一經下達,各部落就立即拔營南下。人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大唐的邊疆守將願意接受他們的避難請求嗎?
——————————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