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塵埃落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世上的事就是這麼令人難以琢磨,當初楊昊費盡心機把裴度請到河東來,本想借他的盛名穩住河東局勢,繼而在他的名下把持河東軍政因此當朝廷詔令裴度出鎮河東後,楊昊顯得既興奮又緊張,他指示曲處機穆蘭青等駐京人員,盡一切可能阻止裴度攜帶洛陽親信進河東
裴度倒是頗有元勳重臣的風範,他赴任河東時身邊只有五名學生跟隨,這五人都是未經陣仗的清談玄士☆昊稍稍鬆一口氣,但形勢突然發生了逆轉
先是有御史上表參了柴上研一本,柴上研隨即被革職查辦,繼而流配嶺南白州♂度不動聲色地為自己掃清了赴任河東的最大一個障礙柴上研的突然倒臺,使得楊昊費盡心機與他訂立的密約,突然變得一文不值♀還不算完,裴度在來河東的路上,擢升穆良芳駱萊為河東節度副使,同時又命穆良芳兼任左軍都督忻州刺史,駱萊兼任太原少尹而他自己則是集北都留守太原尹河東節度使三大要職於一身
本來一盤散沙的河東各派瞬間團結在裴度身邊,太原城的五萬駐軍,似乎只在一夜之間,就由五萬只可任意宰割的綿羊,變成了環伺在楊昊四周的五萬匹餓狼一股無形的壓力壓的楊昊喘不過氣來
裴度到太原的第二天便在留守府接見了楊昊面對這位七十多歲的四朝重臣,楊昊心裡一度頗為緊張♂度態度和藹說話的語氣輕柔和緩,讓楊昊頗有好感,心中十分敬重♂度先說了兩句場面話,感激楊昊出兵南下助剿匪患,繼而話鋒一轉問楊昊:“如今河東匪患已平,不知你幾時打算回豐州我要為你籌辦所需糧草”
楊昊忙起身說道:“河東大股匪患雖平,但餘黨仍在處處為非作歹下官願助大帥一臂之力”
裴度哈哈大笑道:“我河東十萬將士,難道捉幾個盜賊還要假手他人?你說這話讓我這張老臉往哪擱?”
楊昊慘然而退眾人問其緣由,楊昊尚心有餘悸地說道:“都說裴相威嚴,果然不假,幾句話說的我昏頭昏腦,竟無處辯解”
張伯中道:“他是逼大人離開太原?”
楊昊苦笑了一聲道:“他是要我離開河東”
眾人聞言頓時詐了窩,程克領道:“他是老糊塗,還是裝糊塗,河東是咱們打下來的,憑什麼說讓咱們走,咱們就走?河東雖有十萬大軍,咱們也不懼他!”
餘炎爐嘲諷道:“河東豐州都是大唐王土,大人和裴相都是大唐臣子,哪有自相殘殺的道理?那不跟河朔那些無法無天的軍鎮同流合汙了”
程克領不以為然道:“依我看河北那些軍鎮並無什麼不妥”
楊昊喝道:“休要胡言亂語,這話傳揚出去,我有幾個腦袋夠砍?”
程克領等人聞言再也不敢說話☆昊心中煩悶,在屋中不停地踱步忽而心中就有了計較,他將眾人都趕了出去,獨留張伯中一人,跟他商量道:“裴中立既然敢開口攆我走,想必是有所憑藉的而今太原四周河東軍有五萬之眾,我軍不足五千若真的是翻了臉,只怕吃虧的是我”
“大人是否有了化解之計?”
楊昊微微一笑,走到北國萬里河山圖前,找到河東西南角的綏州城,用手重重一點:“讓武曹出兵,攻打石州,汾州逼裴度向我低頭”
“石州駐紮著河東右軍兩個營,以武曹的兵力就算他肯,也未必能啃的下石州”
“憑一個武曹自然不能成事那就讓孟明去讓破浪營去當土匪,鬧的河東西南雞犬不寧,逼裴相向我們低頭認輸”說到這,楊昊忽然擰起了眉頭,他的目光落在了河東西大門合河,那裡駐紮著三千忠義軍調走忠義軍就等於開啟了河東西門,董八成在嵐州屯駐重兵,石雄在麟州也屯紮重兵把中間這道屏障撤了,讓兩家彼此牽制,誰也無力干涉自己的事
左右權衡了利弊之後,楊昊決定還是從合河撤軍,撤軍前他給董八成和石雄各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南下剿匪的使命已經完成,即將退出河東,合河仍舊歸還河東’雄當即給楊昊回了一封信,承諾自己不會爭奪合河,董八成則讓人帶口信說,自己會派一個旅接管合河防務
兩家都表現出了剋制,楊昊心裡放下一塊石頭他決定再去見一次裴度,一時告知他自己撤軍的時間表,同時他向裴度索要兩萬石糧食作為此次出兵的酬勞
裴度聞言心中莞爾一笑,兩萬石糧食由太原運回豐州並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楊昊仍可借運糧之機賴在河東不走,於是他將所有的路全部封死:“你為河東百姓造福,要點酬勞,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據我所知,你所部各營皆傷亡過半,押運這麼多糧草未免吃力你先退兵,我派人一個月內將糧食送到豐州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