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送她走吧,把她送到西市的崇明客棧。楊將軍,就辛苦你跑一趟啦。咱家還等著給聖上回話呢。”汪春尖著嗓子說道。

崇明客棧是摩紗的一個半公開據點,送她回崇明客棧,就等於把她交還給了摩紗,一個落網的刺客現在要把她送回去,李訓是何用心,楊昊猜不透,好在他已慢慢習慣了皇宮裡的這種神神叨叨。回到宿舍後,楊昊對紫宸道:“今晚有輛運泔水的馬車出宮,我已經買通了押運太監,他們會帶你出去的。”紫宸默默地點了點頭。

亥時末,長安城早已進入了宵禁,楊昊的馬車前後掛著四盞明亮的宮燈,一路暢行無阻。馬車在客棧門前停穩後,趕車的太監跳下車去砸門。

“謝謝你能送我回來。”

“你不必謝我,其實我一直都在騙你。我早就知道了你的身份,原本我們是想利用你接近摩紗,現在上峰又改變了主意,所以就把你送回來了。”

紫宸淺淺一笑:“我早就知道了。”

太監領來了一個老婆子和一個半大的小姑娘。楊昊先一步跳下車,伸手去扶紫宸下車時,卻被她一把推開了,然後楊昊煞是驚奇地看著她一躍下了車,動作之乾淨利索,哪有受過傷的樣子。

“我也騙了你。”紫宸得意地哼了一聲,驕傲的目光從楊昊臉上一滑而過。

……

大唐大和九年,十一月剛過連續下了三場雪,一場比一場大。

從十七日黃昏開始的這場雪一直下到十九日清晨方停,積雪足足有三尺厚。這可忙壞了大明宮裡的太監宮女們。三大殿前的廣場上不能有絲毫積雪;內廷那些縱橫交錯的小徑上也不能留有積雪;房頂上的積雪也不能積得太厚……

看著太監宮女們忙忙碌碌,楊昊很想上去幫他們一把,可宮裡的規矩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地上霜”即使只是舉手之勞,未得許可也不得伸手過去。

十一月十九日,是楊昊到大明宮當值的第三天。儘管一百個不願意,楊昊還是再次踏進了大明宮。做了祁墨的副手,金刀衛的典軍校尉。

金刀衛總人數還是一百零二人,但內部結構和一個月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將軍,監軍使,參軍三個職位依舊保留,但只作為虛銜授予軍中將領表示榮寵,不再實際掌握軍權。典軍校尉由原來的九人減為兩人,由從六品降為正九品,作為統軍校尉的副手,而新設的統軍校尉成為金刀衛的真正掌舵人。在原來九隊的基礎上增設律字隊,每隊仍舊是十個人,九名士卒,一名隊官。其中天字隊的隊官由統軍校尉親自兼任。

楊昊擔任右典軍校尉,職責是統領仁、律、敬三隊擔負外圍巡察警戒。這是個苦差事,大明宮面積太大,三隊又只有三十人,皇帝若是在延英殿、太極殿這樣的小宮殿還好,若是在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視事,這三十人全部撒開,相互之間距離太遠,連說個話都費勁。

這三天來,楊昊從沒脫掉過身上的金絲甲,一半因為下雪天冷,冷手冰腳的,實在不想脫衣裳,更主要的是心裡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同是值宿禁內,在興慶宮當值和大明宮當值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在上有祁墨關照,下面這三個隊的隊官也都是忠厚實誠的人,總算沒出什麼亂子。

十九日一早天放晴了,久違的陽光灑遍了大明宮每一個角落,在屋裡蟄伏了大半個月的妃嬪們開始出門找樂子,太液池四周各處園林裡一片歡聲笑語。李昂這日興致頗高,早朝過後,就邀請朝中幾位重臣和翰林院的一干學士們到太液池畔的梅園賞梅。

楊昊奉命早早地趕到梅園外圍清場警戒。梅園裡的梅花盛開的十分嬌豔,遠遠望去,火紅的一片,因為皇帝要來,幾個小太監奉命在園中搭了一個錦棚,作為皇帝休息的地方。錦棚的四角放著炭火盆,棚內溫暖如春,錦棚旁邊另外搭著一座棚子,裡面擺著炭爐暖壺,為皇帝和大臣們準備茶水和熱酒。

楊昊警惕地打量著四周,不放過一絲可疑的東西。刺馬院中有多位飽學之士都是宮禁侍衛出身,經驗十分老道,楊昊入院後多方求教,獲益良多。當然,楊昊也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道理,這幾日值宿大明宮後,他又向祁墨和幾位年長的隊官請教了不少東西,大致掌握了禁衛執勤的要領。

踏雪賞梅本來是件風雅之事,但對於太監宮女和侍衛們來說這也是一件累事。因為人多,流動的又快,金刀衛們的雙眼一刻也不得閒。忽然,梅園竹籬牆外的兩個太監引起了楊昊的注意,這兩個人裝作互不相識,但彼此擦身而過時,一個人忽然在另一個人手裡塞了什麼東西。塞完東西,那個人繞過梅園向西北角的含冰殿走去,那個接了東西的小太監卻跟著一群搬酒罈子的太監進了梅園。

楊昊示意敬字隊隊官武成帶人跟蹤那個往含冰殿去的太監,自己不動聲色地盯著那個跟進梅園的小太監。

將近午時,李昂和一群大臣學士由延英殿方向浩浩蕩蕩而來。太監宮女們跪迎鑾駕,金刀衛按例不用跪迎,楊昊向跟在李昂身側的祁墨眨了一下眼。這是金刀衛約定的暗號,眨一下眼表明四周有異樣,需要內層護衛提高警惕;眨兩下表明有危險,宜勸皇帝不要靠近;眨三下則表示情況緊急,應迅速護送皇帝轉移;若是平安無事則改為點頭致意。祁墨眨了一下左眼,示意自己已經知道。

李昂一行進了梅園後,沒有去錦棚而是沿著太液池畔的小徑觀賞梅花,此時太液池上微波盪漾,陽光灑在水中,躍然如金,襯托著四周銀裝素裹的亭臺樓閣和花柳樹木,景色倒是極佳。眾人興致都頗高,學士們開始即興吟詩,梅園的小徑上留下一路歡聲笑語。

楊昊沒有心思管這些,他的全副心思都在那個小太監身上。皇帝和大臣們沿湖觀梅時,幾個太監頭目正火急火燎地指揮著宮女太監們烹茶煮酒,忙的不可開交。那個小太監終於開始行動了。他先是假裝彎腰撿東西,暗中觀察了一下四周,確認沒人注意自己時,他站起身來,若無其事地用袖子將一對描金畫龍的茶碗遮蓋住了。他的動作極其自然,身邊走來走去十幾個太監無一人發覺。

片刻之後,他將手移開,轉身正要走,突然肩上被人重重地猛地一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