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明、祁墨這一帶頭,眾馬球手紛紛拔劍圍住了“天字隊”軍卒。金刀衛其餘六隊與參軍曹好古在一旁袖手旁觀,不僅不救,反而勸道:“王守澄弄權誤國,今天已得了報應。爾等不可執迷不悟。”眾人聞言無可奈何,只得棄械歸附。

王守澄痛哭流涕,哀聲泣道:“老奴有何過錯,陛下要殺老奴?”李昂冷笑道:“你沒錯?你陰謀刺殺朕,別以為朕不知道。”

王守澄還待辯解,只見大殿裡衝出一行人來,為首的是新任工部尚書鄭注,手提丁銅的人頭,往地上一扔,叫道:“逆賊丁銅已認罪伏誅,這是他的供詞,王大將軍,你要不要自己看看?”王守澄曾為從一品驃騎大將軍,外朝的阿諛之徒也有叫他大將軍的。

王守澄嘆息一聲,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鄭注小人,你也不得好死。”說罷閉目不言。

李昂心情大好,問鄭注:“愛卿,這下一步該如何?”

“請陛下速召文武百官至宣政殿議事。”

“議何事?”

“王守澄清除逆有功,擢升左右神策軍觀軍容使。”

李昂聞言愕然,想了想,明白這是明升暗降,穩定人心之計。於是哈哈笑道:“內相有大功於社稷,雖有小過,瑕不掩瑜,理應擢升。”

李炎奏請道:“臣弟有話說。”

“皇弟有話直說嘛。”

“王守澄雖已俯首,大明宮那邊情勢尚不明朗。臣弟以為暫時不宜回宮。”

“大明宮是皇朝根本,神龍豈可離水?”鄭注冷笑道,他與李炎一向不和。

“陛下萬金之體豈可涉險?”李炎不動聲色地說道。

“好了,二位別爭了,朕就留在含光殿,等仇士良那邊有訊息了,再回大明宮。”

“皇兄,好像是宜春公主。”李炎看到有兩個人朝這邊跑了過來,認出了其中一人就是宜春公主李晴。

“是她,唉,她身邊的那個人是誰……”李昂也認出了李晴,但他不認識楊昊。

“不好!龍騎衛!”親隨太監汪春突然尖聲叫了一嗓子。

含光殿西北角突然殺來一隊騎兵,鮮衣怒馬,錦衣金盔,正是赫赫有名的龍騎衛。

“護駕!”李炎持刀守護在李昂身前。眾人慌忙向大殿退出。李昂額頭全是冷汗:自己若是聽從鄭注的建議,此時豈不正在回宮的路上,面對強大的龍騎衛,身邊的這幾個人如何能保得自己的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