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朕想,隨隨便便給你下兩個套路,你就是朕的女人。”

曉夢自然不會知道扶蘇在想什麼,但扶蘇卻看得出曉夢內心的心思。

“好了,朕就解開你的疑惑。”扶蘇告知道:“像六劍奴這樣的利器,如果不用,就會生鏽,但普天之下,能夠用得起這把利器,非朕莫屬。”

“所以,朕早就知道,真剛會出現。”

“真剛作為六劍奴小隊的領導,自然想著為這把利器尋找一個強大的主人。”

“供劍飲血。”

扶蘇說的話,曉夢聽進去心裡去了,但她卻猜不到這些。

這不能怪曉夢,她都閉關十年,宅這麼久,哪懂得那麼多人情世故。

......

小聖賢莊。

小聖賢莊亦如上次接駕扶蘇那般,全員出門迎接。

但扶蘇還未到,六劍奴就先來了。

見到六劍奴,齊魯三傑先是眼神中閃過一抹詫異,隨後立即平靜。

伏念第一時間猜測,這六劍奴和儒家一樣,是來迎接扶蘇陛下的。

而六劍奴的表現,確實驗證了伏唸的猜想。

他們六人到道路一旁,和儒家學子們一樣,單膝下跪,迎接即將要到來的扶蘇。

玄問在前面開路,他身後的隊伍,緩緩到來。

隊伍停下後,扶蘇從皇帝車駕上下來,身後跟著曉夢。

“你們都起來吧。”扶蘇發話。

跪著的人立即起身,包括六劍奴。

如今,羅網算是徹底廢掉,六劍奴投奔扶蘇也算是明智之舉。

“你們隨朕一起吧。”扶蘇對真剛說道。

真剛感受到扶蘇的接納他們的誠意,立即抱拳躬身。

“謝皇帝陛下。”

眾人隨扶蘇一同進入小聖賢莊。

扶蘇坐於小聖賢莊的主位,他來的第一事情,請張良留在自己身邊,運籌帷幄。

“子房,你來猜一下,朕此次前來東郡,所為何事?”扶蘇朝張良擺手,輕笑道。

張良聞言,從席位上起身出列。

“張良斗膽猜測,皇帝陛下是因蜃樓駛向東海之事而來。”張良抱拳躬身回答道。

扶蘇聞言,微微點頭。

“朕來東郡,蜃樓駛向東海之事,只是其一,其二,則是想請子房留在朕身邊,幫助朕出謀劃策。”

“良才疏學淺,且一心只願留在儒家,教導學生,還望皇帝陛下允准。”張良婉拒。

張良的一番話,在扶蘇的預測之中。

張良的祖父是原韓國的丞相,張良自小受到祖父言辭薰陶,自是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故而才到儒家,修身養性。

“子房,韓非曾是你的摯友,他是死在陰陽家六魂恐咒的謀殺下,你就不想查清一些事情嗎?”扶蘇問。

張良又朝扶蘇行禮。

“皇帝陛下,張良以踏進儒家大門,外面的風雨喧囂,都和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