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江洋對丕卿總共重新整理了兩次認知。

第一次重新整理認知,是在辦公室裡,丕卿提到對未來世界的經濟格局,以及東盟未來起到的作用,其獨到的見解、眼光和判斷,讓江洋對丕卿不得不刮目相看。

第二次重新整理認知,是在***大樓的餐廳裡,對丕卿的酒量。

不大的房間,簡單的四菜一湯。

江洋為了讓丕卿從國內弄些專家出來搞電力搞通訊,硬生生的準備了一箱茅臺酒。

姓李的領導沒有參加,表示明天早上還有個會。

兩個人,江洋表示第一次跟丕卿喝酒,必須來個不醉不歸。

酒喝到位了好辦事,這是大夏民族的優良傳統。

甭管多大的領導,多牛的老闆,只要是給孫子喝高興了,後門那是嗷嗷叫的給你開。

江洋混了兩輩子,這點道理算是給摸明白了。

今天自打丕卿進了餐廳的門,江洋就沒打算讓這老小子立著出去。

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小丑竟是他自己。

丕卿見江洋氣勢洶洶,喝意已決。ap.

當下也不在囉嗦,擼起了袖子。

「要麼不上你的酒桌,要喝就喝個痛快。」

丕卿只是說了這麼一句話,然後就跟江洋喝開了。

「事兒可以給你辦。」

丕卿拿起酒杯,看著江洋:「但你得答應我個條件。」

江洋看向丕卿。

丕卿道:「未來,你要在華與東盟之間,起到必要的潤滑作用。」

「要你這麼做,原因有兩條。」

「一。」

丕卿看著江洋:「今天我幫了你,明天你也要幫我。華夏的經貿向南部發展,離不開在東盟的佈局,以及跟東盟十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湄港建立自由貿易港的事情,未來要跟誰簽約合作,之前我想我們已經溝通的很明確了。」

「二。」

「不要忘了,無論走到哪裡,你也還是華夏人。」

丕卿氣沉丹田,聲音如鍾:「只要你能答應這個條件,我明天就可以派專家小組過來,輔助你在湄港建造發電站和通訊公司的事情。」

江洋拿起酒杯:「成交。」

一場關於白酒上的較量正式展開。

湄港區域本就水資源豐富,江洋想要水力發電的核心技術和人才,但丕卿終究是個老油條,想要從湄港獲得更多便利條件。

江洋是個生意人,湄港作為「投資」專案之一,考慮更多的是收益問題,而不是站隊。

湄港已經從三國中獨立出來,現在有條件跟更多國家去談合作。

站在江洋的立場,那肯定是跟誰合作利益大,就跟誰合作。

丕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