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和丕卿見了一面。

這一次兩個人聊了很久,大多是關於華夏這幾年的行業風向問題。

就像是幾個月前在華洲的安槐景,與方文洲的那次對話一樣。

只不過這一次丕卿聊的更加透徹,也直接說出了關於經濟改革上的痛點。

當今之華夏,經濟需要崛起,離不開一個好的載體。

國民把財產全部存在銀行裡,是永遠也不可能流通的。

財產不流通,那麼整個華夏的經濟就如同一團死水,某庫囊中羞澀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1998年大力推動地產,1999年國營企業改革,2000年鼓勵企業私人化,包括扶持高階企業上市,促進股票、證券和外匯業務的交易等等,其政策都是為了讓這灘死水活躍起來。

而如此決???????????????策是鋌而走險的,是有兩面性的。

未來,很有可能會因為這些決策而導致一些不好的現象發生。

比如經濟泡沫大爆發,國民經濟大衰退,甚至會有通貨膨脹的風險。而近在眼前的,全國已經出現了超大體量的工人下崗待就業,甚至掀起了巨大的下崗浪潮。

這些,都是如此決策產生的負面影響。

國家的基礎建設需要錢,國際形象需要錢,面對虎視眈眈的外交關係,更是需要大量的錢。

自古以來,落後就要捱打的苦頭給了這個國度沉痛的教訓。

而眼下華夏迫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讓國門“硬”起來。

最起碼,要有基本的實力,把那些盯著華夏的虎豹豺狼擋在外面。

國門想要“硬”,談何容易。

無論是軍事、科技、外交都幾乎從零開始的國度,想要去拼命追趕那些豺狼的步伐,需要的資金是一筆天文數字。

啟用華夏國民經濟迫在眉睫,容不得半點馬虎。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經濟面貌。

地產行業迅速崛起,私人企業的出現大量解決了下崗工人再就業的難題,最關鍵的是,華夏的經濟活了。

政策鼓勵百姓購買房產,可以讓老百姓產生的價值全部集中在g家手裡。

大量的扶持私人企業,可以讓市場交易更加的頻繁。

只要這個國家的錢全部在市場上流通,那麼就某庫就不用擔心沒有錢的問題。

這是華夏經濟發展重要的一步,也是必然的一步。

“房地產救的了國民經濟一時,但救不了一世,任何超過產品本身價值的商品,最終都會淪為泡沫而消散,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丕卿坐在沙發上,看著江洋道:“所以未來的日子裡,我們的國有企業能否強大,能否迅速發展乃至崛起,對這個國家的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也是我們為何從稅收上控制進口產品價格的原因了。”

說到這裡,丕卿微微撥出了一口氣。

“我聽明白了。”

江洋看向丕卿:“丕先生的意思,是讓我把克爾維特的價格提上去,從而變相保護國產車的穩定發展。”

丕卿微微沉默,開口道:“不僅僅是你白鯊下面的品牌,賓士,寶馬,奧迪,包括所有的外來汽車品牌,我們都是這麼把控的。”

“只有把這些汽車的價格提上去,才能給國產汽車喘息的時間。”

丕卿看向江洋:“未來,我們的市場不能全???????????????部落在別人的手裡。汽車行業的發展空間是巨大的,但我們很多華夏品牌的汽車在製造工藝上是嚴重落後的,他們要活下去,要給他們製造更多的發展空間。”

“我們唯一能給的,就是價格優勢。”

丕卿的聲音很沉重:“買一輛進口車需要三十萬,五十萬,但是買一輛國產車只需要十萬或二十萬。在這種價格優勢下,國產汽車品牌才能有生存下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