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兵不血刃
章節報錯
只可惜這黃射雖然自詡為翩翩君子,但德行有虧,在襄陽也算是一霸,劉表礙於黃祖的面子上也沒有過多懲治他,所以黃射就連蔡瑁、蒯良等人都看不起。
只可惜黃射碰到了龐籍,龐籍此人剛正不阿,廉政愛民,被劉表任用為襄陽太守後大力治理民生,像黃射這種紈絝子弟自然就是龐籍的重點物件。
而黃射就多次被龐籍懲戒,甚至還被抓去打了四十大板,打的黃射遍體鱗傷,好幾月不能下床,自那以後黃射就和龐籍有了間隙,就連這次出使壽春,黃射聽說是龐籍作為使臣後,也自告奮勇的前去壽春。
當然明眼人都看出來黃射是不懷好意,但黃射跟劉表再三保證,而劉表也想來個人好好監視著龐籍,所以也就點頭同意了。
黃射不斷思慮著龐籍到底和袁術達成了什麼協議會讓袁術竟然這麼快就同意進攻廬江,所以他站起來拱手道:“袁將軍願意攻打廬江那自然是極好的,我荊州定然會盡力協助,只是不知袁將軍要我荊州付出何等代價呢?”
袁術瞟了一眼黃射隨後說道:“黃公子,這種機密大事你就不要刨根問底了吧,只需龐大人同意即可。”
聽到這話,黃射也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坐了下來,此時他對之前的猜測又堅信了幾分,恐怕那袁術和龐籍定然是想要對江夏下手,想到這,黃射不禁攥緊了拳頭。
正當眾人正在推杯換盞時,李如柏站出來拱手道:“啟稟主公,末將有辦法,說不定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廬江城。”
聽到這話,喧鬧的眾人霎時就安靜了,眾人都看著李如柏,李如柏是最近才投靠到袁術麾下,不過此人手中一杆長槍確實是舞的虎虎生風,再加上李如柏長的威武俊朗,所以當時招兵的紀靈十分喜愛,直接任他做了校尉。
紀靈看到這一幕,眉頭一皺道:“子貞,不許胡說八道,馬上給我滾下來。”說罷對著袁術拱手道:“啟稟主公,子貞不勝酒力恐怕是醉了,還請主公不要放在心上。”
袁術皺了皺眉,剛想大聲呵斥李如柏時,楊弘卻站出來拱手道:“主公,不如聽聽這李如柏是何說法。”
“那好吧李如柏,說說看你有何辦法可以拿下廬江,不過若是故意消遣我等,那就別怪我不講情面。”袁術冷冷的說道。
李如柏恭敬的說道:“啟稟主公,末將有一同胞兄弟名喚李如松,此人文韜武略,有統率一軍之風,文治武功皆在我之上。”
袁術聽到這話繞有興趣的問道:“你說你胞兄,那與拿下廬江又有何關係?”
“啟稟主公,末將這同胞兄弟如今就在廬江城中,在那周倉手下任職副將。”
此言一出,宴席中的眾人無不瞠目結舌,尤其是紀靈,只見他立刻站起來目光死死盯著李如柏,畢竟李如柏是他招入軍中,結果李如柏竟然有一同胞兄長在劉辯麾下,那萬一這李如柏是內奸怎麼辦?一想到這紀靈冷汗直流。
“放肆,莫非你是劉辯的內奸?來人給我講李如柏拿下。”袁術大吼一聲道。
楊弘看到這,連忙湊到袁術身邊輕聲說道:“主公何必如此震怒,李如柏若真是內奸,怎麼會說出自己同胞兄弟的身份。”
袁術也意識到自己太過武斷,他深吸一口氣隨後將跪著的李如柏扶起來道:“子貞莫怪,是我衝動了,還請子貞莫要放在心上。”說罷親自給李如柏端來了酒。
李如柏感激的接過酒杯,隨後一飲而盡道:“啟稟主公,末將絕沒有和劉辯有勾結,末將是想潛入廬江城中去勸我我那胞兄李如松,如若他同意那就可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廬江。”
楊弘、王旦等謀士聽到這話都滿意的點了點頭,若是當真能夠這樣,那自然是極好的,隨後袁術興奮的說道:“子貞,你可與你那兄長說,若是此事可成,這廬江太守一職就歸他了,不過子貞你也不要氣餒,那廣陵太守張超一直不安分,等到此事結束就由你率兵去擔任廣陵太守吧。”
袁術如此闊氣的給出兩個太守職位,這不由得讓在場的眾人深吸一口氣,李如柏則感激的單膝跪地道:“主公,末將定不辱使命,竭盡全力說服我哥哥來投。”
袁術微笑的說道:“這樣吧,待明日你就上路偷偷混進廬江,記住除了說服你哥哥外還要打探廬江到底有多少兵馬,由何人為將。”
“末將定不辱使命。”李如柏興奮的說道。
“主人,門外孫策小將軍求見。”袁術的管家突然在門外輕聲說道。
“伯符來了?快快有請。”聽到孫策到訪,這讓袁術一下子眉開眼笑起來,連忙吩咐管家將其帶過來。
袁術其實是很欣賞孫堅的,所以對於孫策那也是愛屋及烏,對於孫策也是十分看重的。
歷史上孫策因為殺死躲在袁術馬廄裡的叛逃計程車兵,但這畢竟是在袁術的軍營裡,擅自進營中抓人已經是逾越制度,還直接在袁術的軍營裡殺人,這簡直是不把軍營主人放在眼裡。所以這件事肯定不能就此了事。所以殺人之後,孫策就直接去向袁術謝罪。袁術非但不怪罪孫策,袁術還對孫策說道:“兵人好叛,當共疾之,何為謝也?”意思是說“對於士兵叛變這種事,我們應該都很痛恨這種行為,你有什麼好謝罪的地方啊?”袁術對於孫策的喜歡可見一斑。
對於比自己小很多的孫策,袁術一直是以兒子來看的,但孫策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袁術多次說過: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但也正是因為孫策太優秀了,袁術擔心自己不能控制孫策,所以對孫策的使用就很忌憚,所以始終不能充分的對孫策放手,這也導致了孫策和袁術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最終孫策也意識到袁術做人的格局確實不大,自己在袁術手下,是很難有好的發展的,所以孫策和袁術最終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