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行吧,那就把爆表名單公佈一下吧,然後再開啟最後一檔獎勵。”劉辯吩咐道。

“當前寶物召喚機會即將爆表兩人,李時珍醫術104即將爆表三人,合計爆表五人即將公佈名單。”

“當前爆表第一人——北宋仁宗時期政治家龐籍,武力38,政治36,智力85,政治93,當前植入身份襄陽龐氏子弟,龐統從弟,現已入劉表帳下。”

“噢,龐籍給了劉表?”劉辯不由得皺皺眉,原本按照他的計劃來講,是想等穩定江東形勢後就從會稽和曲阿出兵攻打荊州,爭取拿下劉表,真沒想到第一個爆表的就給劉表增加了實力。

但是當劉辯細細揣摩了一下歷史上龐籍的作為,好像他除了挖掘提拔了眾多牛人外,好像也沒做出什麼大功績。

“管你什麼龐籍龐統,攔在我前面的都要死。”劉辯狠聲道。

“當前爆表第二人——北宋經濟學家林特,武力53,統率42,智力86,政治81,當前植入身份袁紹麾下謀士,正在向袁紹建議屯田之法。”

何為屯田?軍閥混戰導致北方的人口出現了銳減,那些在戰亂中得以存活的百姓也因為避戰而流散各地,之前北方繁榮的城鎮大多人口凋敝,其周圍的農田等生產設施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在這樣情況下曹操便讓這些存活的百姓重新投入到生產之中。當時中國北方有著大量無主的土地,這些土地都被收為公田,他將勞動力遷居到這些地方來進行耕作。在接近軍事重鎮的地方,曹操選擇讓駐守當地計程車兵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即所謂軍屯,但這些對南方不起作用,江東作為魚米之鄉,也沒這麼多無人耕作的田地。

“無所謂,河北之地只需派錦衣衛暗中破壞即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暗殺林特。”劉辯想道。

“當前爆表第三人——鐵木真皇后,孛兒帖,武力19,統率10,智力69,政治45。當前植入身份成吉思汗未婚妻。”

“當前爆表第四人——明嘉靖年間錦衣衛千戶沈煉,武力84,統率66,智力68,政治41,當前植入身份劉辯麾下錦衣衛。”

“當前爆表第五人——南宋農民起義軍首領方臘,武力86,統率86,智力89,政治71。當前植入身份建安郡農民,思考如何起義。”

“不對啊,這個方臘怎麼跟我之前召喚名單的方臘能力值不一樣。”劉辯看到最後一個爆表人員後,不禁皺了皺眉頭。

“對不起宿主,第一個是正史中的方臘,另一個則是水滸傳裡的方臘,所以二者能力值不同。”系統回答道。

“當前方臘攜帶人物石寶、方傑、王寅,石寶、王寅為方臘知心好友,方傑為方臘侄子,聽說方臘想要起義,都支援於他。”系統繼續播報道。

“什麼!建安郡?”劉辯突然意識到方臘起義的地點建安距離會稽不過一千里,對於一支精銳騎兵來說不過就是兩天時間就可以趕到。

“把攜帶人物的能力值給我。”劉辯不耐煩的說道,看來自己要開始佈置會稽郡的防禦,還要再派錦衣衛去刺探建安的情報才行。

“方臘攜帶人物——石寶,武力93,統率71,智力72,政治41。”

“方臘攜帶人物——方傑,武力94,統率79,智力65,政治45。”

“方臘攜帶人物——王寅,武力91,統率82,智力80,政治75。”

“我去這王寅是什麼人啊,文武雙才啊。”劉辯苦惱的撓撓頭,整整三位武力一流的武將,再加上一個準二流謀士的王寅,當真是難以對付呀。

“算了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先把方臘搞定,到底派誰去平定好呢。”劉辯在竹簡上不時寫上名字,再劃去名字。

“算了不想了,先把最後一擋獎勵開了吧,萬一來了個牛人呢。”劉辯搖了搖頭,反正現在方臘還在設想如何起義,先把自己的獎勵開了才是最重要的。

“75%獎勵已開啟,獎勵宿主一次95點數召喚機會,一次技能召喚機會,請宿主選擇召喚文臣或者武將。”

“指定武將好了。”

“當前選擇召喚武將,即將公佈五名候選名單。”

“當前候選名單第一人——明朝軍事家,發明家戚繼光,武力89,統率97,智力84,政治70。”

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想道如果真的召喚出來戚繼光就安排他去打方臘那就剛剛好。

“當前候選名單第二人——南明江北四鎮之一黃得功,武力86,統率85,智力69,政治64。”

“當前候選名單第三人——唐初軍事家,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薛禮薛仁貴,武力103,統率90,智力81,政治60。”

聽到第三人後,劉辯的嘴巴笑的合不攏了:“系統你總算是良心發現了,終於肯給我一個牛人了嗎?”

系統沒有理睬劉辯,而是繼續播報道。

“當前候選名單第四人——唐中期名將雷萬春,武力87,統率88,智力72,政治45。”

“當前候選名單第五人——隋朝名將史萬歲,武力96,統率90,智力62,政治35。”

“去掉黃得功和雷萬春。”劉辯毫不猶豫的說道,雖然黃得功殺王興國、破張獻忠戰功赫赫,雖然雷萬春智勇兼備,面中六箭而不倒,但還是不能跟另外三個牛人比。

“當前已去除黃得功和雷萬春,正在隨機抽取中……恭喜宿主獲得明朝軍事家、發明家戚繼光,當前植入身份錦衣衛中人,被賈詡發掘打算推薦給宿主。”

“那正好,待明日再說吧,如今天色已晚還是早點睡覺吧。”劉辯伸了伸懶腰,去到何太后寢宮請安,但是何太后又提出來希望劉辯能夠將武曌收進宮中,劉辯聽後沒有同意也沒有拒絕,不顧武曌哀怨的神情,對著何太后一禮便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