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並沒有理會劉辯的尖叫,而是慢慢將第五名爆表人物播報了出來。

“第五位爆表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武力81,統率96,智力94,政治102。攜帶人物李淵,李建成,李元霸,長孫無忌。因為宿主已經將系統升級至Lv2,所以將出現開國皇帝的當前植入身份,李淵植入身份高麗貴族,李世民父親,李建成植入身份李世民哥哥,李元霸植入身份李世民弟弟,長孫無忌植入身份李世民摯友。”

“系統探查一下攜帶人物能力值。”

“李淵能力值——武力67,統率79,智力91,政治93。”

“李建成能力值——武力81,統率85,智力94,政治89。”

“李元霸能力值——武力108,統率39,智力25,政治1。”

“長孫無忌能力值——武力41,統率61,智力95,政治104。”

劉辯很蛋疼,非常憂傷,自己曾經距離長孫無忌是那麼的近,現在卻又離他這麼遠。

不止是長孫無忌,劉辯最忌憚的就是李元霸和李世民了,先說李元霸,他可是目前為止劉辯見過最強的武力。雖然智力不高但是就憑他108點武力就可以秒殺自己麾下除了宇文成都之外的所有武將了。

劉辯掰著指頭算了一下,自己麾下最強的就是105點武力的宇文成都,再下面就是97的秦瓊,至於剩下的都不夠李元霸一錘子的。

“幸好李元霸在高麗。”劉辯索性不在去想,畢竟李元霸比較蠢,使點計謀說不定就你坑死他。

說罷,劉辯看向了自己最恐怖的對手,甚至比之現在的曹操都要強大不少,他就是天可汗——李世民。

破李軌,敗宋金剛、劉武周收服並、汾失地,殲滅王世充和竇建德軍事集團。李世民的豐功偉績被劉辯統統寫在竹簡上,越寫越膽戰心寒。不過幸好李淵植入在高麗,也幸好李世民上面還有個哥哥李建成,按照歷史來說李淵應該會更喜歡李建成,自己只需要從中作梗,說不定就能殺了李世民。

殘破的洛陽城中,趙匡胤和趙光義正在設宴款待剛來投靠的趙普。

“則平,如今劉辯佔據江東,你為何要來投奔我而不去找那劉辯。”趙匡胤笑眯眯的舉起來酒杯。

“主公說的哪裡話?趙某與主公自小相識,少時就立志要一統天下,某今日來就是為了遵循少時的約定。”趙普將面前美酒一飲而盡。

“則平,當今天下劉辯基業已成,麾下謀臣猛將如雲,盤踞江東肥沃大地 不如你我三人一起去投靠劉辯,好去爭一個封侯拜將之位。”

“主公不必再試探了,我知你雄心壯志不在劉辯之下,更何況主公要說劉辯已經基業已成可就大錯特錯了。”

趙匡胤和趙光義對視一眼:“則平,有何高見。”

“當今天下,正逢亂世,想要稱王稱霸需要三樣東西:錢財,地盤,人才。主公可知這三樣東西哪個最重要?”

趙匡胤脫口而出:“自然是人才最重要了。”

“沒錯,就是人才最重要,想當年高祖擁蕭何韓信張良方能成就一番霸業,光武帝有云臺二十八將才能重振大漢,擊敗王莽,現如今劉辯驅逐弘農楊家,不再允許楊家子弟出仕,正是我們的好機會。”

趙匡胤和趙光義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再說劉辯雖然佔據江東之地,但自古以來中原大地才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原諸侯例如袁術、袁紹皆是冢中枯骨,只要主公佔據中原,江東彈丸之地主公就不必驚慌。”

“哈哈,聽則平一語,某家茅塞頓開,這天下我趙匡胤也要爭上一爭。”說著招呼趙光義和趙普將酒杯一飲而盡。

趙匡胤當然是在試探趙普,雖然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可惜架不住劉辯已經稱得上當世第一大諸侯了。但是劉辯選擇和世家為敵,趙匡胤雖然很佩服劉辯的魄力,但是心中還是在嘲笑劉辯。

“趙普與趙匡胤完成黃袍加身,趙普成功說服趙匡胤爭奪天下,當前所有能力值+1,趙匡胤全部能力值+1。”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呀。”聽著系統的播報,劉辯感嘆道。也不再想沉沉睡去。

六月十五,黃道大吉。

黃琬於一月前奏請將登基大禮定在這一天舉行,太后何氏與劉辯欣然准奏。

在這一個月時間裡,王朗、高熲、荀彧等文臣群策群力,準備著劉辯登基所需要的龍袍、龍椅、龍床等等等等東西。

除了這些之外,王朗認為皇宮中沒有宮女和太監是不符禮法的,不顧劉辯的反對在民間大規模選拔宮女和太監,劉辯作為一個現代人本來對這些不太有好感,但是在王朗的堅持和宮中確實需要有人服侍下只好預設了。

將告示貼出去後,江東各大家族都沸騰了,畢竟劉辯後宮中現在僅有穆桂英一人,自己將女兒送進去萬一獲得劉辯青睞,自己也能贏得個皇親國戚的稱號,所以在這一個月裡響應者無數,不乏有陸家、顧家的旁系血脈前來報名。當劉辯看著一個個豆蔻年華,或清純,或嬌豔的女子進入後宮時,讓本就年少的弘農王血脈噴張,趕忙拉著宇文成都去練武去了。

皇宮龐大,光有宮女肯定是不夠的,王朗於是大張告示,招聘太監宦官。

其實劉辯一開始確實很反對,畢竟自己擁有系統,歷史上著名的宦官也不在少數,什麼七下西洋的鄭和呀,發明造紙術的蔡倫呀,幫助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的高力士呀,就連童貫都能幫助收服河湟四州。不過劉辯還是在王朗的堅持下妥協了。

但是太監和宮女可不一樣,所以除了貧苦人家外,也就一些野心勃勃之輩想博個前程的少年前來淨身。

宮女和太監的事情結束了後,劉辯正式下令由周泰擔任御林軍統領,宇文成都擔任副統領,原本週泰是打算讓位的,但是在宇文成都的堅持下才上任。

劉辯於六月十五登基的訊息飛快的傳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