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收服(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歲萬歲萬萬歲。”數萬百姓聽見劉辯斬釘截鐵的說法,連忙呼喊道。
高熲在劉辯後面,看到此情此景也欣慰的笑了。
經過一天的忙碌後,劉辯癱倒在床上,腦海中的系統提示:“恭喜宿主獲得高熲9點文臣點。當前持有文臣點29點,武將點42點。”
劉辯聽完後,喜不自勝,躺在被窩裡偷笑,如今已經擁有71點召喚點,距離自己下次召喚越來越近了。
豫章郡地處長江之南,土地貧瘠,雖然地域寬廣,但人煙卻極為稀疏,全郡僅僅有縣城十三座,居民二十餘萬。
按照常理來說,在這種地廣人稀的地方募兵難度極大,但因為劉辯聲名遠揚,前來應徵的不僅僅只有豫章本地人,也有從廬江、淮南一帶渡江前來投軍的精壯,甚至還有從荊南跋山涉水慕名來投的。故此短短半月便招募到了一萬多新軍,這讓劉辯及手下的文武都驚訝不已。
柴桑雖然在劉辯治理下有了一點生氣,但柴桑屬於兵家必爭之地,四面窺視,絕不可作為都城,劉辯思量一番後,決定前往會稽,最後到達秣陵。
第二天一早,劉辯召集了手下文武,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由鄧芝擔任柴桑太守,周倉留下來輔佐,以防山越前來襲擊。
就在這時,守門的隊率突然來報:“稟大王,有數十騎從北面渡江而來,而且有宦官跟隨,手捧聖旨、印綬,自稱是送新任柴桑太守前來上任的。
“此事必是李儒的詭計,想用天子的名義壓制殿下。若是拒絕此人擔任太守,董卓必然會把‘抗旨不尊,意圖謀反’的罪名按在殿下的,好派兵前來攻打,以我看,不然不不如就留下此人,日日監視將其架空,反正權利在鄧芝太守手裡。”高熲只是略微思考了一會就說道。
鄧芝也點頭贊同道,劉辯想了一會:“寡人自有對應之策。將他們請進來吧。”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在隊率的引領下,幾個手捧聖旨的太監在前,後面跟著十幾個耀武揚威的彪形大漢,一看那粗獷的相貌,就知道是西涼出身。只是這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姿態,讓眾將忿忿不已。
“跪,弘農王劉辯接旨!”
一個四十歲左右的老太監,在兩個小太監的簇擁下,邁著四平八穩的步子來到縣衙大堂,展開聖旨,尖聲尖氣的喊了一聲。
“我乃先帝之子,腌臢潑才安敢讓我跪!”劉辯聽了老太監的話後,火冒三丈,抽出手中佩劍,一劍刺死老太監,手指後面的小太監說:“你跪著說吧,我坐著聽。”
兩個小太監好像被嚇傻了,僵在原地不敢動彈,周泰一人一腳狠狠把兩個小太監踹跪在地上兇狠的說道:“就這樣讀。”
“讀……讀完了,請、請殿下示下!”
一個小太監結結巴巴的讀完了手裡的聖旨。
劉辯看了後面那個趾高氣昂的胖子:“你就是董卓侄子董璜,新任的柴桑太守?”
董璜斜了一眼劉辯:“某家就是,弘農王不懂禮法,某家必定上書彈劾。”
“哎呀……原來是董太師的侄子啊,失敬、失敬……”
劉辯忽然變得一臉謙恭,上前幾步道:“有失遠迎,董大人萬勿怪罪,快請上座!”
這還差不多。”看到劉辯突然換了一副面孔,董璜自以為劉辯屈服了。
劉辯冷笑一聲,手中佩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董璜的腦袋砍了下來,董璜的眼睛裡還透著可笑的疑惑。
眼見劉辯已經動手了,旁邊的武將紛紛抽出佩劍,亂刀將其他的西涼軍砍殺殆盡,只剩下那兩個嚇癱的小太監。
劉辯將劍收回劍鞘:“將西涼軍的頭顱砍下來給他們兩個帶回去,你們兩個順便跟董卓說,他侄子命我先收下了,第二個就是他!”
“小人記住了記住了。”兩個小太監磕頭如搗蒜,連忙抱頭鼠竄,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柴桑。
經過一場小風波後,劉辯也不再去想,繼續讓鄧芝擔任柴桑太守,周倉擔任守將。讓蔣欽留下來以他的水賊為基礎建設水軍。把手中的騎兵留下來交給了魏延統率訓練。
隨著一聲號角聲響過,劉辯帶著穆桂英、張清、周泰、廖化、高熲等文武帶著五千官兵一路向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