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胖子跟滿強根本無心睡覺,翻來覆去的就像是在烙餅,惹得我也無法入睡,後來乾脆不睡了,按照計道人給的那本書打起座來。

天剛矇矇亮,我們幾個就起來了,簡單梳洗一下,揹著昨晚準備好的祭品,出發去了小竹村。

這小竹村真夠偏僻的,一座山連著一座山,加上多年沒人通行,道路上荒草叢生,我們四人深一腳淺一腳,一直走了差不多三個小時,才攀上最後一座山。

剛到山頂,胖子就指著山下到:“下了這山就到小竹村了。”

站在山頂望下去,綠樹環繞間依稀可見幾座破財不堪的房子,再看看周圍的山勢,我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灰爺也看出了問題,緩緩走到我身邊,指著山下的破爛村莊道:“這個地方不對啊,風水有問題。”

小到一個村,大到一座城,選址都是有講究的。

飲有水,行有路,耕有田,伐有山,既能供給生活所需,又能滿足生產要求,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安全,要儘量避開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而眼前的這個小竹村好像都將這些完美避開了,正好坐落在山坳裡,四面都是山,且山勢陡峭,不但遮擋了陽光,更容易被水淹。更古怪的是四周根本沒有一點平坦地塊,根本無法耕種。是典型的風水死穴,根本不適合活人居住。

當初小竹村怎麼會選址在這個地方?這裡的人是靠什麼生活的?

“長生,你們瞅什麼呢?快走啦!”

胖子和滿強已經走出去了很遠,見我和灰爺沒有跟上去,轉頭喊了一聲。

下山是順勢,沒用多久我們就進到了村子裡。

村子裡一派死氣沉沉,破舊的房屋被藤蔓爬滿。開裂的牆體,搖搖欲墜的大門,被荒草徹底掩蓋了的路……

連聲鳥鳴都沒有,靜謐地讓人發瘋……

胖子和滿強打頭,帶著我和灰爺,一直走到一座沒有院牆的房子前停了下來。

“到了,我們那天晚上就是在這過夜的。”滿強指著那房子說道。

我盯著這房子看了很長時間,這房子挺大,建得卻極低,目測最好處的房脊不會超過三米,且沒有窗戶,這點倒是挺符合陰廟的特徵。

陽廟總會把屋頂和房簷挑得很高,讓陽光充分的照進整個空間,營造出一種光明莊嚴的氛圍。而陰廟恰好相反,建得都比較低矮,儘可能的將陽光擋在外面,以免衝撞了裡面的陰物。

灰爺首當其衝,上前輕鬆一推,房門應聲而開,隨即它一步邁了進去。

我緊隨其後,桑葉和滿強則跟在我後面。

剛踏入姑娘廟,一股刺骨的寒意湧遍全身,就像我走進的是一間冷庫,我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這種寒意不是溫度低產生的冷,而是由內而外,自骨子裡泛出來的一種陰寒。

道書中記載,陰為冷,怨為寒。意思說的是,當你在某地忽然感覺到不正常的冷意時,說明那裡有陰氣。而出現不正常的寒意,則代表那處有怨氣。

這姑娘廟裡陰寒之氣頗重,說明這裡有濃濃的怨氣,難道真的被我們猜中了,當年月老祠的那場大火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