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侍郎他們直待到夜半才回營,還險些被惱恨他們的秦炎恆以誤會帝君闖營為名殺掉。

“本王真是以為敵軍襲營來著。”秦炎恆無調兵之權,可董重山有,傻乎乎地跟在秦炎恆身邊做應聲蟲。

江雲接冷笑,他是朝臣,不好跟一個王爺翻臉,幸好帶了不少江家親兵護衛,才沒有被突來的襲擊打亂陣腳。

“王爺無錯。”

“其實,也是本王想與兩位商量一下,明日是不是應該發起進攻?這麼拖下去,於百姓不利啊!”

秦炎恆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倒是讓寧允澤與江雲接詫異。

“怎麼說?”

“谷陽戰事拖延許久,百姓忐忑難安,無心農事,明年吃什麼用什麼?誰能保證就不會因此出現流民?甚至,會讓百姓起了謀逆之心。”

“百姓手裡無兵,王爺還是不要憑空猜測得好。”

“就算無兵,這現成的先生教著,刁民起兵,不是沒出現過。”

寧允澤看了看錶哥,低聲笑道:“只知道窮山惡水出刁民,這裡可是谷陽,離京城很近的谷陽。”

秦炎恆搖頭:“你們表兄弟同仇敵愾,以為本王說的不過是笑話,豈不知君心難測,民心亦多變。平日裡,他們或許只圖溫飽,可是,看了這一場皇族之爭,你們以為他們就不能明白,這皇權還是可以去爭奪的?”

江雲接負手而立,望著半空朦朧的冷月,在朝中這幾年,為了寶昕,他一直站在秦恪這邊,無怨無悔地相幫,他覺得,他們不在京中,他就是他們的眼睛和耳朵,關鍵時候,還會替他們傳播於他們有利的言論。

聽說寶昕出事,他在感嘆寶昕命運多舛的時候,也欽佩秦恪義無反顧於戰場上退出,千里奔襲,搭救自己的女人。

雖然失去了王爵,可他得了民心,得了這京中大半貴女的芳心,甚至京中多數貴夫人都在稱讚他。

他不認為秦恪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換位想一想,他或許做不到秦恪這般,畢竟顧慮太多。

所以,真正配得上寶昕的,能給寶昕幸福的,就是秦恪。

人與人的姻緣天註定啊!

後來聽說他們不知所蹤,他還想著,若是秦恪出事,他要不要拋棄一切去照顧寶昕?

呵呵,這心為什麼就不死呢?!

很快秦恪就主動與他聯絡了,他們一步步一起謀劃,甚至他還替秦恪送了圖影給錦心公主。

寶昕,也做娘了啊!

他帶兵出征,其實都是自己一直在爭取的,邊關的異動,不過是假象,這樣東華內訌就不會讓東華受到大的損耗,既解決了問題,又保住了家國。

“你們怎麼說?看你們去對方營地那麼高興,難道,真的與逆賊成了一家?”

江雲接回神:“王爺這話可就過分了。良王安王起兵之初,是因為誤會陛下殺害太上皇有違人倫,不配做皇帝,不配執掌東華,我們去,是為了解釋,希望他們主動退兵,還東華清平盛世而已。難道,不該和談?寧侯爺打探過,他們的人馬近二十萬,最麻煩的是,世人都說他們是正義之師,陸續來投,估計以後號稱三十萬也差不離。”

秦炎恆眼睛急跳,良王他們如此勢大?

“他們哪裡是誤會,完全是誣陷!只以為父皇讓他們離開京城,他們就心存怨恨故意找茬。明日寅時中刻用早飯,辰時初刻進攻。你們一再拖延,和談也毫無進展,不能再縱容了。”

江雲接與寧允澤對視,淺淺一笑:“可!”

兩軍對壘,你秦炎恆自己去面對你皇祖父去吧。

江雲接早就得到秦恪的實話,之所以秦聿暉能得手,那是秦步琛放出去的替身專門轉移那些人的注意力,所以,秦步琛的確被殺,只不過死的是替身。

江雲接鄙視秦聿暉,你都坐上皇位了,需要這樣嗎?莫非心虛,覺得皇位不穩,所以想將所有威脅抹殺掉?

不得不說,江雲接真相了。

秦聿暉知道,大家都認為他能登上帝位,是秦恪的功勞,他應該立秦恪為太子,將來將皇位傳給最有威望的嫡子。

可他做了太子多年,難道就沒有能耐嗎?兒子的風頭蓋過老子,他就該容忍就該高興?

若秦恪不是他的兒子,他有什麼資格接近帝位?比如良王安王的兒孫,一個個也是機靈聰慧的,可他們就是沒法從太上皇手裡接過帝位。

所以,首先是他給了秦恪這麼一個好的出身,那麼,隨後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谷陽今晚特別安靜,其實就算前幾次的衝殺,也不算激烈,可以說是良王營地對朝廷大軍,特別是董重山帶來的人單方面的教訓。

誰讓良王大軍裡,有許多是沙場磨礪過、奉令剿滅匪窩,已經無匪可剿的閒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