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米比他們的成本要高,少兩三文我這就沒啥賺頭了,哪還能做什麼優惠?”董掌櫃也是跟他們說了實話。

“董伯伯,您不必降價,可以送東西。比如說買一擔米,一擔子是一百斤。一旦米送兩隻雞,半擔米送一隻,一旦米很多人買不起,但是半擔米幾戶人家也能湊齊。再或者,買二十斤米送個盆子,碗,什麼的都可以。”老五把自己想到的法子告訴董掌櫃。

董掌櫃聽完眼睛一亮,這兩天他就顧著著急了,根本想不到好辦法,倒是被一個孩子想了出來。

“孫娘子,你家這小子真是天才!”他激動地握住了老五的手臂。

王小夏微微一笑說道:“這孩子就喜歡做生意,我城裡的店他也給出了不少主意,您倒是可以試試。”

“試試,一會我就把東西給買回來,若是生意真好起來,到時候我給你一個大紅包!”董掌櫃高興地摸摸老五的小臉。

老五咧嘴一笑說道:“不用,您是張姨的朋友,您掙錢我就高興。”

王樂民看著這個小孩,想不明白這麼個小孩怎麼那麼厲害,還懂做生意了。

“時辰不早了,我們先回去了。這兩位是我孃家哥哥王樂民和王新民,帶他們來認個門。”王小夏又給董掌櫃介紹了一下。

“行,我記下了,以後來這買米肯定給優惠。”董掌櫃點了點頭。

“多謝董掌櫃!”兩兄弟拱手道謝。

出了米鋪,王小夏又去買了二十斤豬肉,還要了一些豬下水,另外去買了一些醬料。再去米鋪買了幾匹布料,這才跟著牛車往柳下村走。

柳下村不遠就是柳上村,經過柳上村的時候,一個跟王樂民差不多大的男人過來打招呼。

“樂民你們這是上哪啊?”蘇啟光穿著一身粗布衣服,大過年還愁眉苦臉的。

“我妹子回門,帶他們去鎮上買些東西,你大過年地在外面瞎逛啥?”王樂民好奇得問道。

“還不是為了春耕的事情,你小子有啥好主意不?有了可要告訴我,我好幾天都睡不著了。”蘇啟光揹著手三十幾歲的人,就快像個小老頭了。

“行,若是有想法跟你說,我先回去了,免得我娘著急。”王樂民回了一句趕著牛車走了。

蘇啟光撓了撓腦袋,這小子不就一個弟弟,上哪來了個妹子?

算了,那是人家的家事,他還是繼續逛逛,看能不能找到什麼好法子?

牛車上,王樂民沒事給王小夏說了說剛才那個蘇啟光。

蘇啟光跟王樂民是同窗,兩人都曾在鎮上書院讀過書,後來也差不多時間做的里正。柳下村和柳上村的地差不多,土地不肥沃,種糧食的產量很低。兩人沒事就一直坐坐,想想有啥法子讓兩個村子可以溫飽,只是溫飽就好。

蘇啟光這個人腦子比王樂民活,而且品性也不錯,若不是家裡沒錢供,他是要上縣城書院的苗子。

王小夏聽完之後沒有說什麼,回到王三嬸院子,她讓樂民哥把東西都卸到屋子裡。

王三嬸一看那麼多東西,那是非常驚訝,小夏難道還嫁了個有錢的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