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同信帶人親自在周圍幾個縣跑過了,這玉水虞茶只在玉水縣的地界上長的最多,其他縣也只有與玉水縣地界交接的小片地方有一些,再遠一些的地方漸漸的就沒有了。

可想而知,這實實在在就是玉水縣的特產。

如果只有自家有,是帶動不起來整個產業的發展的。

只有更多的茶場都開設起來,玉水虞茶才會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反正,即便如此,這茶的總數量也是有限的。且這是古代,茶樹苗培植更多是靠天,沒什麼科學科技可以依靠,想要大規模繁殖茶樹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要這總數量有限,茶葉的價格就不會跌。

相反,若是太少,反而不成氣候。

但沒村民們這麼一折騰,顯而易見來年別家的茶場縱然開設了,面積也不會大,這整個產業想要形成規模,只怕還得好幾年呢。

紀青青暗自琢磨,或許回頭可以跟二哥商量商量,弄幾畝地做茶樹扦插,培育一些樹苗......

看這個勢頭,自家的茶場完全還可以擴大一些。而且這樹苗也可以售賣。

不過,眼下肯定不是時節,即便這事兒要做,也得等明年了。

紀青青頗為意外的是,韓王府竟然也會推崇此茶,一下子購買了數百斤,令得從者趨之若鶩,玉水虞茶身價百倍。

轉念一想,虞老先生畢竟當過韓王的師父,或許,韓王府是看在這一層關係上吧!

趙玄懿那邊也買了不少,據說是銷往江南一帶的,倒是沒聽到人怎麼說。

傍晚,暮色初降,紀青青和薛氏準備晚飯。

薛氏笑道:“咱先把飯煮好,把菜也準備好,等他們回來了再炒菜吧!哎,這一陣子啊,茶場忙得要命,你二哥他們基本上都是天快黑的時候才回來!就連你爹也去茶場幫忙去了!可惜啊,你二伯父、四叔他們都不是什麼好人......”

薛氏說著又嘆了嘆。

丈夫兒子天天忙得腳不沾地,午飯根本沒法回來吃了,這一陣都是在茶場那邊湊合,薛氏如何不心疼?

心疼之餘難免生出幾分遺憾和埋怨。

二房、四房哪怕再像樣一點,也能幫著分擔分擔。可他們那種樣子的,哪裡能讓他們去?

別說幫忙,不添亂就不錯了!

老爺子和老太太可不這麼想,總覺得三房不肯幫,寧肯聘請外人也不肯用自己人,沒少抱怨。

薛氏等都裝作沒聽見。

今兒紀大姑又回來了,從自家這裡氣呼呼的離開,不用想也知道就她那德性會在老爺子、老太太面前如何的顛倒黑白、是非不分。

等丈夫、兒子回來了,大宅那邊必定還會來叫他們過去。

想想他們父子累了一天回來還不得消停,薛氏就忍不住又想罵人。

可這事兒她偏偏還阻止不了。

紀青青點點頭,笑道:“我買了不少肉回來,今晚做頓好的給爹他們補一補吧!”

薛氏收拾起心情,心中好受了些,點頭笑道:“別說做頓好的了,看到你回來了他們也會高興的!”

紀青青一笑,便去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