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青青頓時笑道:“這麼說就是還有希望咯?不急不急,以後託人在新州好好的找一找,一定能找到他們的!”

薛氏也忙點頭:“是啊是啊,你妹子說的是,咱回頭再找找!”

難得是兒子中意的,薛氏當然也不願意他留下什麼遺憾。

好不好的,總得問出個結果再說其他。

紀同信卻是沒有她們那麼樂觀,因為他跟左鄰右舍細細打聽過了,他們一家三口,應該是離開新州了,沒有人知道去了哪裡......

或許,這輩子都不能再見了吧?

失望嗎?在得到訊息之後他就已經失望過了,這時候想起來雖然心中還是有些黯然,但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他也不會去鑽這牛角尖。

這大抵便是沒有緣分吧?

見母親和妹子一臉的期待,紀同信不忍讓她們失望,便沒有告訴她們真相,點點頭笑著道:“嗯,以後再好好找找。”

第二天,紀同信與趙掌櫃一早便先回村裡去了。

紀家村建了兩萬多畝茶場的事兒早已傳遍四鄰八村整個縣裡,並且被無數人當成笑話,背地裡議論紛紛。

都說也不知是誰人傻錢多,竟然開闢這麼大的茶場種那不值錢的野茶葉。

紀同信他們一回去,玉水虞茶的招牌便掛了出來,開始進入了正式的採茶、製茶工作,所有相關人等忙得團團轉。

與此同時,此茶與虞老先生的淵源也傳了開來。

據說,春和日麗的一天,虞老先生心情大好登山遊玩,無意間看見一棵野茶樹生長的特別好,嫩綠碧翠的葉尖格外惹人喜歡,散發著淡淡的茶香。

虞老先生心血來潮,便採摘了一些野茶葉帶回家命人炒制,品嚐之後,大為驚喜。

不久後某日虞老先生家來了一位客人,慶餘包子鋪的老闆娘薛娘子去給虞老先生做菜。那位客人與虞老先生一起品嚐了那野山茶之後大為讚賞,認為一點兒也不比名茶差,若是推上市場的話,可是好茶者的福氣了。

聽他這麼說,虞老先生對此事也挺有興趣,便隨口笑道若是如此,倒是可以取個名叫玉水虞茶,戲謔說道這茶他可是托賴自己才有幸嚐到的。

那人大喜,當即就定了要做此事。

又見薛娘子是本地人,且家中兒子頗為能幹,見過人之後,便將此事索性交給薛娘子的兒子負責打理......

於是,才有了後來的事情!

如今,這茶葉就要推向市場了。

這話一傳開,立刻就在玉水縣裡掀起了軒然大波。

很快,這訊息便又從玉水縣傳向四面八方......

對於虞老先生所推崇的茶葉,眾人還是相當的有興趣的。

零零碎碎的弄到一些炒製品嚐了,以前不覺得,也根本不會將這種山野貨色放在眼裡。然而此刻一嘗,還真嚐出幾分不一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