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婆子說著又熱情的招呼她們進屋裡坐,嘴裡絮絮叨叨的,一個勁兒的誇讚同寧好。

讓薛氏有種很驚悚的感覺,彷彿從來不認識孫婆子口中的自己的兒子。

薛氏和紀青青這次空手而來,多少有點不好意思,哪裡還肯進屋去坐,只說下回來再坐,客氣幾句,便同紀同寧告辭了。

離了孫婆子家,薛氏忍不住便向紀同寧打聽。

紀同寧懶洋洋漫不經心的道:“她家就她和她孫子坎兒,坎兒還小呢,有一次我看見他被幾個人欺負,順手救了他送他回去,孫婆婆一直很感激我。所以你們不用擔心,有什麼東西要放的只管放他們家就是。”

其實他不僅僅是救了坎兒,見他們祖孫倆過得艱難,見坎兒雖然才十一二歲,但人很機靈,跟自己也算投緣,便順手給他弄碼頭上打雜去了。

這麼著坎兒才算有碗飯吃,每個月還能拿幾個工錢回家,祖孫倆的日子雖然依然還是緊巴巴的,但比起從前飢一頓飽一頓、半飢半飽是常態來說卻好得多了。

所以孫婆子、坎兒祖孫倆簡直拿同寧當再生父母一般的感激著,薛氏借地方放點東西又算的了什麼?

紀同寧做事向來全是由著心意隨心所欲的,當初也就那麼巧的被觸動、順手那麼一下,這也不是什麼值得掛在嘴邊炫耀多說的事兒,因此也懶得跟薛氏、紀青青細說。

薛氏也知道這個兒子雖然不靠譜,但絕不是個喜歡吹噓的人,他說可以放心那就一定可以放心,當下也不再多想,只歡歡喜喜的唸叨著,總算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很快就可以開張了。

紀青青心裡也很高興,白手起家、從頭開始做一件事情真是很累、很瑣碎,但是眼看著一點點做起來,也特別的踏實而滿足。

各種桌椅爐子過兩日便可做好,加蓋子的木桶以及她設計的方便置物的擺攤的小推車也做好了,為了磨豆漿家裡還特意購買安裝了個比較小巧的石磨。

還有各種需要購買的調料、佐料、零碎工具等等。

置辦這些所有東西,算下來也花了差不多五兩銀子。

剛好將外公外婆硬要給自己的那個小元寶全部花掉了。

不過這生意要是能做起來,肯定是會賺回來的。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只等桌椅爐子等做好先運送到孫婆婆家,然後就可以準備開張。

這天從縣城裡回去,母女倆心情都很高興、很激動。

“哎,真沒想到,這有一天我也能做生意賺錢!想想真跟做夢一樣!”薛氏笑呵呵的感嘆著說道。

又哼哼道:“等咱們也賺了錢,看你那二伯母還成天在咱們面前顯擺不!成天炫耀她孃家兄弟生意做得多好多大、賺了多少,好像這天底下就她米家人能似的!那輕狂樣真叫人看不上!”

紀青青笑道:“嗯,我們一定會賺得比他們更多的!再說了,二伯母孃家兄弟再能耐那也是她孃家兄弟,跟她可沒什麼關係。咱們卻是實打實的自己動手自己賺,我娘可比她強多了!”

“那是自然!”這話薛氏愛聽,得意道:“你那二伯母那樣的,成天光會動嘴皮子耍花腔、偷懶耍滑,她拿什麼跟我比?”

母女倆今日進城去的早,所有事情辦得都很順利。

與紀同寧一塊吃了碗麵便回來,這會兒也才下午兩點左右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