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虞老先生(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母親一塊逛街購買添置的東西差不多都添置好了,坎兒那傢伙也已經辭了玉水幫碼頭那邊的事兒,如今正跟著紀同寧在翻修的那座院子房子那邊忙活著,幫忙跑腿買個東西啊、搬運啊之類的。
他進入角色倒是很快,已經完全把紀青青當成師父來對待了。
薛氏見了,又笑又憐惜,直嘆這孩子真是懂事得讓人心疼!
反而紀青青自己反而還沒怎麼進入角色,想想都有點小慚愧。
於是紀青青便跟他說了,讓他先學著認字。
以後自己會將前世拿手的私房菜譜一道道全都記錄下來,以後也會收錄一些新菜進去。
他如果不識字,將來會比較麻煩。
坎兒自然聽她的,跟著她先背誦《三字經》,先將上邊的字對照著認熟,之後再認其他的字。
認得上千字了,再練習著寫一寫
坎兒便一早一晚認字,白天的時候依然到那邊去幫忙跑腿。
孫婆見紀青青如此上心教他,也笑得合不攏嘴。
除此,紀青青如今每天還有另外一件事做。
每天早上,她便早早的起來了,會做上一道糕點、一道精緻的燉菜蒸菜,每日用過早飯沒多久,便用買回來的那個食盒裝上,提著食盒出門往縣城東郊而去。
玉水縣城東郊三里之外,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村子,因為村子裡以及周邊遍植杏樹的緣故,取了個杏望村的名。
在村子旁大片的杏林之中,隱居著一位虞老先生。
這位虞老先生便是杏望村的人,早年入朝為官,當過翰林院的掌院,管過太子以及皇子們讀書學習的南書房,乃是大周朝赫赫有名的儒林泰斗大師。
他年事已高,老伴早已去世多年,兒孫們都在京城或者別處為官,他年老思念家鄉,便索性回鄉隱居,將來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他一向來深居簡出,且地方官府上早已得到皇帝命令,不得難為虞老先生,亦不可打擾,還虞老先生以清淨,虞老先生不主動請見,誰也不準前往糾纏,否則,嚴懲不貸。
這可是當朝儒林首腦,地方官員哪裡敢不聽從?
虞老先生隱居的那一大片杏花林,如今已經化為禁地,嚴禁任何人隨意出入,否則就等著吃牢飯吧!
虞老先生雖然是儒林泰斗,但卻是個很隨和的人,原本對於官府這條禁令並不贊同的。
但前來打擾清淨的人實在太多,惹得他煩不勝煩,想想還是有這條禁令的好,命官府驅逐了幾次,這二年來,便再也無人敢去打擾他了。
而他深居簡出,一出門訪友又是一二十天才回,虞家本來在當地就是外來戶,並無宗族在此,他的到來除了能讓人出去走親訪友的時候吹噓兩句,並沒有別的作用,漸漸的,眾人也就差不多忘記了這號人。
紀青青也是偶然聽人提起的。
這位虞老先生,不但是儒林泰斗,還是個嗜好美食的老饕。
當時聽到這個資訊的時候,紀青青心中便是一動。
經過了秦捕頭遠房表弟事件之後,這個偶然而起的念頭也變得堅定了起來。
他們紀家只是個鄉下小門小戶的人家,即便她紀青青擁有著絕妙精湛的手藝,想要單純的靠此打拼出一番事業,也很難。
說白了,保不齊什麼時候就蹦躂出來個覬覦的人。
比如這位秦捕頭的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