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人、包括紀大姑的丈夫那叫一個氣啊——這娘們不聲不響的,竟然存下了這麼多的銀子,真是豈有此理。

高家這些年早已破落,不過死守著個“書香門第”的名頭,老少爺們死活都不肯下地幹活,寧可賣田僱人種田種地,也絕對不肯親自去幹那泥腿子才幹的粗鄙活兒以至影響了他們書香門第讀書人的高貴。

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十分拮据,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

因此,對於錢財那是相當相當、格外格外看重的。

雖說因為高美芸的婚事高家收穫了一筆非常可觀的聘禮,但是,並不表示看到紀大姑存了這麼多的私房而無動於衷啊。

高老太太那叫一個氣啊,將紀大姑狠狠的罵了一頓,逼著她將剩下的私房錢統統都交出來。

紀大姑的丈夫高升也逼著她要錢買書買筆墨紙硯、裁製新衣什麼的。

總而言之就是,一雙雙眼睛全盯上了紀大姑的私房。

紀大姑那叫一個氣出內傷!

她這是圖的什麼啊,本來是想為她閨女解決掉紀青青這個隱患的,結果倒好,自己惹了一大堆麻煩。

迫不得已,紀大姑不得不交出了一部分給婆婆,還剩下一些死活攥在自己手裡不肯給了,哭著鬧著撒潑,聲稱那是她閨女特意給她的,是她閨女的一番心意,她得自己留著。

若是以往,哪裡有她哭鬧撒潑的地兒?婆婆早給她一頓狠狠的教訓讓她終生難忘了。

可是高老太太也明白高美芸母女感情極好,到底有幾分投鼠忌器,又憤憤罵了一番作罷。

二房卻又不幹了。

劉氏也拉著紀大姑哭鬧了起來,說是那唐老太婆這麼一鬧,妨礙了自家閨女高美芳的名聲,自家閨女說親必定要受到影響,非要大房賠償不可,否則就沒完。

紀大姑只有高美芸一個閨女,沒有兒子,如果不是她時不時能從孃家要一些錢糧補貼婆家、不是一直以來口口聲聲表示高美芸有福氣,必得貴婿,高家早就給高升納妾了。但是她的弟妹劉氏卻生了個兒子,高家這一代的獨苗——今年八歲的高四書。

所以高老太太在兩個兒媳婦之間明顯是偏袒二房的。

見劉氏這樣鬧,便也向著她,擠兌數落紀大姑。

紀大姑差點沒給氣死,可是劉氏才不怕她呢,跟她一樣的潑,沒奈何,她只得氣沖沖又拿了五兩銀子出來這才作罷。

心裡暗罵,那高美芳才十二歲,說親?至少也得三四年以後吧?到時候鬼還記得什麼唐老太太、酥老太太啊,就是這劉氏貪財罷了!

雖說接二連三的折騰、折騰得筋疲力盡,但想到紀青青那小賤人終於要說親了,自家閨女的隱患也就解除了,紀大姑心裡總算是寬慰了幾分。

便進城去找閨女去了,告訴她放心。

高美芸聽了這話也十分歡喜,心裡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

只要紀青青出嫁了便好,只要她出嫁了,對自己也就沒有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