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就起來了。

紀青青家一共五畝水田,分散在三個地方,其中有兩畝左右還在比較遠的地方。

於是便由遠及近,薛氏等天剛亮起個大早扛著打穀機、挑著空籮筐、帶上鐮刀就先往最遠的田裡去了。

這個時代的打穀機,也算是半自動化的一件大機械了。

腳上踩動踏板,轉軸帶動橫放在面前的圓筒形打穀機轉動,將割下來的一把把水稻放上去,圓筒上的密密麻麻的扁圓拱形鐵圈便會將稻穀全部脫粒,嘩啦啦的掉到下方的四方形大木桶裡。

待木桶裡裝的差不多了,便將稻穀弄到籮筐裡,一擔擔的挑回家裡晾曬。

打穀機也是農家的一件大傢伙,不是每一家人家都有的,一般借用也都會給幾個錢。

紀青青他們便是借用了沐嬸子家的。

一早薛氏、紀明和等去趕個早工,紀青青和紀青雪在家裡做飯做家務,等稻穀挑回來了,還負責晾曬。

剛從田裡挑回來的稻穀,不但水份重,而且還會帶有許多水稻葉子等雜物,得用竹枝捆成的竹掃把輕輕的掃,將雜物全都掃掉。

一邊晾曬、一邊時不時翻動,好讓所有的稻穀都得以照耀到太陽,然後還要一邊掃掉雜物。得掃好幾回,才能得到乾乾淨淨的金黃色的稻穀。

趕上大太陽天,晾曬個四五天左右,便可以將稻穀收入糧倉了。

若是趕上陰天,得更多天。

而要是碰上下雨,就更倒黴了,眼看著烏雲從天邊滾滾而來,就得趕緊手忙腳亂的將稻穀歸攏成一堆,用東西蓋上,以免淋溼。

否則一旦受潮就會發芽,一年的心血就全毀了。

在秋收時節,天氣陰晴不定,片雲可致雨,因為下雨收谷而弄得雞飛狗跳的情形簡直不要太常見。

所以說種田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當忙碌了兩天,將所有的稻穀都收了回來,堆在院子裡的兩塊大竹蓆上晾曬的時候,幾個人全都鬆了口氣。

今年的收成很是不錯,四畝田收穫的稻穀節省一點兒,搭配些粗糧,吃到明年秋收應該不成問題。

這兩天又是大太陽天,收回來的稻穀得以及時晾曬,曬了這兩天,除了最後收回來的那四擔,其他的基本上晾了大半水份。

只要不淋雨,即便是陰天也不要緊了,因為不會再有發芽的危險。

望著晾曬著的厚厚的稻穀,聞著那獨有的清新的味道,薛氏臉上滿滿都是笑容,笑呵呵的道:“好了好了,這下子我可安心了!一件最大的大事算是做好了!”

紀青青笑道:“娘和爹好好的歇兩天,累著你們了。”

薛氏擺擺手笑道:“哪裡歇得?明天沐嬸子他們家也要開始收了,我和你爹得去幫忙呢。”

沐嬸子和穆大叔、以及他們的大兒子沐士廣都來幫了忙的,所以薛氏和紀明和、紀同寧也都要去幫忙。

紀青青不由“哎”了一聲,想起爹孃挑著擔子滿臉滿頭是汗、累的呼呼喘氣、滿身泥巴草屑的模樣,她便不由覺得心疼。

而這兩天她和姐姐在家裡曬穀,也一點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