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此機會敲打一番也好。

省得李斯行事越發妄為,朝中的爪牙儼然唯他馬首是瞻。

趁機機會,也可探探,滿朝臣工,究竟有多少是李斯的人。

“愛妃放心,扶蘇是朕最優秀的兒子。”

“蘇兒在外辦事,朕必不會讓他有後顧之憂。”

“臣妾先替蘇兒,謝過陛下。”

趙姬盈盈叩拜,一番為母憂子之情溢於言表。

見目的已然達到,趙姬亦聰明的不再提那些令人煩憂之事。

專挑些閒話哄嬴政開心。

翌日朝會,嬴政直言讓扶蘇繼續行籌糧之事。

自是無人反對。

嬴政又當朝下旨。

“自即日起,凡扶蘇所至之地,無論是縣令、郡守抑或是地方監察官。”

“不論任何緣由,都必須聽從扶蘇的調遣。”

最初之只是讓配合籌糧之事。

如今可真是給了扶蘇極大的權利。

若是扶蘇真糾結各個地方官和府兵行作亂之事。

亦是容易至極。

有老臣雖覺得不妥,可聯想到扶蘇公子為人品性。

以及近來所為,倒也沒有出言反駁。

李斯那邊的人可按耐不住。

治慄內使第一個出言道:

“陛下,扶蘇公子雖屢建奇功,可這調遣地方之事,還需慎重啊。”

“倘若有何差錯,朝堂將鞭長莫及。”

“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改以他法。”

此事嬴政也考慮許久。

扶蘇籌糧和視察一事都極為盡心,接連拔出地方奸佞。

這調遣地方官員和府兵之事,看似全然信任。

其實始皇亦有自己的考量。

扶蘇再往前行,便是隴西郡,重兵把守之地。

離了隴西,其餘地帶也躲在邊郡,多有屯兵。

因而始皇絲毫不擔心扶蘇回藉此作亂。

區區府兵跟大秦邊郡之兵士相比,無異於螳臂當車。

嬴政睨向殿下,沉聲道:

“眾卿以為如何?”

太樸率先開口:

“陛下,扶蘇公子為人,經此幾事臣等已然明瞭。”

“如此胸懷大義,一心為大秦,為陛下,為百姓辛苦籌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