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生死的人,很多事情一瞬間也就看明白了。

「所以,我才希望兄長能夠早日高中。靠外人終究不如靠自己人,我主內兄長主外。兄妹齊心,日子才能過的長久。」

「父親的上峰已經替你寫了引薦信,兄長遲遲不去,不就是擔心家裡麼。怕你走之後,母親會日日尋我的晦氣。怕我一怒之下,做出反人倫孝道的蠢事。」

韓三郎目光灼灼的盯著妹妹,半晌嘆了口氣:「我就知道,瞞不了你。你總是能從

父親那裡套出話來。」

「阿孃的事情不解決,兄長是不會放心走的。」說是擔心韓北卿忤逆,怕是更擔心王三娘做出惹人嗤笑的蠢事吧。

「請了馬嬤嬤,就是為了讓她早點知道這些內宅的裡事兒。哪家的太太忌諱什麼,哪家的夫人又有什麼喜好。雖說犯不著攀附別人,但也得學一學規矩,漲一漲腦子。有人看著她陪著她,想來也不會再惹什麼禍。」

韓北卿找了兩個月,找到了這個品行端正為人忠厚又對懷寧縣後宅瞭如指掌的馬氏。當然不只是為了王三娘,也是為了她日後行事更方便。

她以後可是要做生意掙錢的,城裡富婆們的喜好可得打聽清楚了。不過這個檔口,她可不敢說明了。

「能圈在家裡最好,若是不能就多帶幾個人出去。你身邊的大龍、小燦這兩個哼哈二將就很好。」韓三郎也算是妥協了,他目前也沒有其他的好辦法。

總不能一棍子將老孃敲暈了,然後送到道觀裡養著吧。

有個懂事妥貼的嬤嬤在身邊看著,王三娘鬧不出么蛾子就行。

「剛才你說,有人藉著做買賣的由頭跟你打聽侯府。你是如何作答的?「韓三郎想起韓北卿之前打著跟李縣令相熟的幌子,半哄半騙將買賣做成了。

就怕自己不提醒,她又要故技重施。做生意誠信最重要,不然難以長久。

「我能怎麼回答?我說咱們不認識人家侯門裡的貴人,可阿孃早就將話放出去了。我否認就是打了阿孃的臉,那她以後出去碰見那些後宅女眷,還不笑話死她。」

韓北卿又氣又無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順了順氣。這才慢幽幽的接著說:「我說認識貴人這事兒不假。我們家陰差陽錯的救了個被人拐的小孩子,在家裡養了幾日也不知道姓氏名誰。後來侯府找上門,這才知道這京城裡還有武陽侯府這樣的高門顯貴。」

「侯府為了報恩,這才找了個縣丞的空缺給父親。我們也很感激侯府的恩情,至於攀親那是從來都沒敢想過的,我們一介庶民怎配跟侯府攀親。」

韓三郎聽韓北卿的回答,暗暗鬆了一口氣。笑著表揚她識大體:「這話回的不錯。我們確實不該再高攀侯府,侯府給的已經足夠多了。」

「油車之後,你還要做什麼生意,一定要寫封信告訴我。」我幫你參詳這話還沒說出口,韓北卿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我要找個書坊,做個小報。這樣不用太多的成本,還能夠有連續的受益。」